朱厚照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召集内阁六部大臣以及李初玄等人来到寝宫。
众人神色凝重,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朱厚照靠在龙榻上,声音微弱却坚定,“朕自知时日无多,今日召尔等前来,是为商议新君之事。朕无子,这江山社稷需有贤能之人继承,诸位爱卿,可有合适人选?”
内阁首辅杨廷和率先开口:“陛下,兴献王朱厚熜聪颖过人,素有贤名,或可考虑。”
此言一出,立刻有人提出异议,“兴献王一支远在藩地,恐难以服众,且新君当立长,或可从宗室近支中挑选年长之人。”
“臣认为,淮王可继大统。”
“此言差矣!”
礼部尚书费宏出声道:“一代兴献王与先帝孝宗皇帝乃是亲兄弟,兴献王朱厚熜与当今圣上一般,乃宪宗皇帝之孙,出于礼法计,兴献王朱厚熜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李初玄沉思片刻,道:“陛下,新君之选,当以贤能、仁德、有治国之才为要。兴献王朱厚熜是否有此能力继承大统还很难说,臣以为应慎重考虑。”
朱厚熜,那不就是嘉靖皇帝吗?!
这个皇帝在历史上的风评可不够好,基于此,李初玄不禁有些担忧。
……
六部大臣们纷纷各抒己见,有的主张立年长宗室,有的则认为应挑选有才能的年轻后辈。争论不休之际,朱厚照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朕思之,新君之位,关乎江山社稷之安危。兴献王朱厚熜,朕亦有所耳闻,可遣人前往藩地,观察其品行才学,若确有贤能,可立为新君。”朱厚照缓缓说道。
皇帝都发话了,众臣自然是闭了嘴,只得齐声高喝道:“陛下圣明!”
于是,朝廷派遣使者前往兴献王封地,暗中考察朱厚熜……
在等待使者回报的日子里,朱厚照的身体愈发虚弱,他时常陷入沉思,回忆自己的一生,心中既有对过往的悔恨,也有对未来的担忧。
李初玄等人则日夜忙碌,一方面继续追查皇帝中毒的幕后主谋,一方面关注着新君人选的动态。他们深知,此刻的大明王朝正处于关键的十字路口,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混乱。
终于,两个月后,使者归来,向朱厚照汇报了朱厚熜的情况。
据使者所言,朱厚熜举止端庄,聪慧过人,对诗书礼仪、治国之道皆有涉猎。
朱厚照听后,微微点头。
“既如此,便传朕旨意,若朕驾崩,则立兴献王朱厚熜为新君。”朱厚照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道。
内阁六部大臣及李初玄等人连忙领旨。
朱厚照看着众人,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已经为大明王朝的未来做出了最后的安排。
……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朱厚照的病情急剧恶化。
他躺在龙榻上,静静地等待着生命的终结。
李初玄等人守在一旁,心中充满了悲痛。
在犹豫了许久后,李初玄拿出了续命九长丹,给朱厚照服用了下去。
老道士之前与他说过,续命九长丹只能延寿,不能解毒,若毒未解,服用此丹药也是无效的。
但此刻,李初玄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
他真不想朱厚照死。
服下丹药后,朱厚照的脸色逐渐变得红润,李初玄见之大喜,赶忙喊来老道士。
老道士闻之,迅速从宫外赶来为朱厚照把脉。
片刻后,在众人惊喜的目光中,老道士缓缓摇了摇头。
“毒素未解,这只是回光返照之象……”老道士难掩失落,“如果不出意外,陛下只剩下最后两天了。”
众人宛如晴天霹雳,连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朱厚照得知自己只剩下最后两天的时间,心中虽有遗憾,但更多的是一种坦然。
他决定利用这最后的宝贵时间,为大明王朝的未来再尽一份力。
首先,朱厚照再次召集内阁六部大臣以及李初玄等人来到寝宫。
他强撑着身体,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缓缓说道:“朕之时间不多,然江山社稷不可一日无主。朕已决定,若朕驾崩,立兴献王朱厚熜为新君,此事不可更改。尔等当尽心尽力辅佐新君,保我大明江山永固。”
众臣纷纷跪地,齐声应道:“臣等谨遵陛下旨意,定当竭尽全力辅佐新君。”
朱厚照微微点头,接着说道:“朕中毒之事,至今未查出幕后主谋。朕希望在朕驾崩之后,尔等继续追查,务必将此人揪出,以正国法。李兄、赵谦,此事就交予你们二人,不可懈怠。”
李初玄与赵谦郑重应诺:“陛下放心,臣等定当不辱使命。”
朱厚照又对内阁首辅杨廷和说道:“杨爱卿,你乃内阁首辅,当在新君继位后,稳定朝局,辅佐新君处理政务。朕相信你的能力,望你不负朕之所托。”
“朕在位的这些年,做了不少荒唐事,辛苦你了……”
杨廷和泪流满面,道:“陛下放心,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随后,朱厚照对六部大臣一一嘱托,希望他们各司其职,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安排完这些后,朱厚照感到一阵疲惫,但他心中稍安,觉得自己为大明王朝的未来做了最后的努力。
在这两天里,朱厚照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但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不断地询问各项事务的进展情况,确保自己的安排能够得到落实。
时间转眼来到了第二天的晚上……
这天夜里,朱厚照单独召见了李初玄。
李初玄来到朱厚照的床边,眼中满是悲痛。
朱厚照看着李初玄,露出一丝微笑,道:“李兄,朕知你对朕忠心耿耿,朕这一走,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江山社稷。朕知你不喜朝堂,可朕临了了,还想自私一把,朕希望你能继续为大明效力,辅佐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