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婚期(1 / 2)

果然,大年二十,王府送聘礼来的公公透露,四月十六王府三公子也大婚,还感叹,两位公子同时大婚,以后徐婉嫁进王府也有多个妯娌做伴了。

这个伴,不做也罢,张氏心里忍不住暴躁,照现在这种情况,徐婉的两个妯娌都比她地位高,她这个商户女嫁进去,必定会气短矮人一截。

虽然徐家的商人地位本就注定了比不过其他妯娌,可若是三公子能晚个一年半载成亲,等徐婉站稳了脚跟,自然就不怕了。

可偏偏两妯娌前后一个月进门,若是女儿表现稍有不妥,岂不是永远被两个妯娌压一头。大妯娌就不说了,毕竟大公子是嫡子,三公子与二公子同为庶子,可妻子却是县主,女儿的日子不好过啊!

张氏急得嘴角起泡。

徐婉倒是很淡定,反而安慰起母亲来。

她在王府的地位与她和容华县主何时嫁进去无关,与夫君是不是庶子关系也不大,毕竟沈珺就算是嫡子,也不可能越得过大哥,她作为弟媳总是要敬着大嫂的。

而对于她的表现,只要她行事不是太离谱,太无礼,那也无碍,凡事按照规矩办事就行。

至于她在王府能不能得到大家的尊敬,大部分取决于徐家在王爷心里的地位,徐家有能力让王爷重用,她就有资本让王妃正视,徐家能被王爷重用,她就在王府有一席之地。

所以徐家只需要保持与王爷脚步一致,同时保住徐家汉城第一首富的光环,那一切都不是问题。

张氏想了想,觉得女儿说得有道理,这才放心下来,安心替女儿准备嫁妆。

徐婉把自己对王府各主子的了解,结合卫嬷嬷的告知,全部列于纸上,虽然没有必要讨好那些人,但也不能堕了徐家的名声。

二月,传来汉王即将回汉城的消息,同时汉王被皇帝申饬的消息一并传来,汉城的百姓议论纷纷,皆为汉王报不平。

想来这一两年来,无论哪里出现土匪暴乱,都是汉王第一时间出兵抵御护卫百姓,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代王谋反,你不申饬代王,反而把抵御代王的汉王一顿责怪,这皇帝该不是老糊涂了吧!

在怎么议论归议论,不平归不平,百姓们也不敢对抗皇权,只有在心里感激汉王把汉城治理得当,让汉城免于受难,并自发性的去城门迎接汉王,表达对汉王的支持。

汉王回城那日,徐婉也去迎接了,香满楼地处正大街,她不好与老百姓挤在一起,便在香满楼订了一间靠窗的雅间。

汉王一身戎装骑着骏马走在前面,姜总兵和另外几名副将随后,士兵们端着肃容,迈着整齐的步伐,阵阵雄姿英发的威武气息扑面而来,但是却少了几分金戈铁马的杀气。徐婉猜测,汉王驻守真定州外可能真的只是做做样子,根本没有与代王的军队厮杀过,也难怪皇帝要申饬汉王了。

百姓们热情的欢呼着,声势浩大的恭迎着汉王的回归,汉王微笑着和大家打招呼,看起来并没有受圣旨的影响,不过雷霆雨露都是君恩,就像梦里,汉王心情不好也只有家人才能感受到,老百姓面前,他肯定不会表现出来。

等汉王的骏马从香满楼下走过,徐婉忽然感觉有一束视线看着自己,她往大军后面扫过,居然是打马走在副将们后面的沈澈。

徐婉与他的目光相撞,心里愣怔了一下,沈澈却已经从容不迫的挪开视线淡定的平视前方,徐婉也不以为意,侧了头继续盯着后面的大部队看,却不知走了很远的沈澈又回过头朝她站的位置看了几眼。

二月中旬,徐敏旭回来了,毕竟是女儿成亲大日子,他肯定要赶回来参加,沈珺还继续守在青县盯着矿场。

徐敏旭先去王府跟汉王汇报铁矿的事宜,铁矿开采很顺利,第一批武器铁甲三月底就能锻造好,到时候把盐场的竹盐运去交给分销商,回来正好可以把武器铁甲运回来。采石场也很成功,收益非常可观,利润几乎可以与铁矿的开支持平,虽然当初采石场只是替铁矿打掩护,徐家更是占了七成的利润,但徐敏旭却很会做人,说他的命都是汉王救的,采石场的利润他怎么好意思拿呢,何况汉王的兵器铁甲也是为了保护汉城以及大魏的百姓,采石场的利润贡献出来,既让他得以回报汉王的救命之恩,也算是徐家作为汉王庇护下的商贾为汉王和大魏出的一份绵薄之力。

汉王听了哈哈哈大笑,说徐敏旭客气了,什么报恩不报恩的,徐家女儿马上就要嫁入王府,两家人不说一家话,以后那些报恩不报恩的话就不要再说了。不过现在王府拮据,徐敏旭能在这个时候以大局出发,考虑汉城和大魏的安稳,将采石场的利润贡献出来,也确实让汉王感动,但是也不能让徐家吃亏,所以汉王问徐敏旭,汉城与荆州的这条河道马上要进行维护和扩修,问他有没有精力把这段河工接去。

河工的维护和扩修一般是朝廷拨银子,劳工由各县徭役组成,承包商主要是负责石料供给,一般这种业务以前都是专做石料生意的秦家承接,秦家背靠布政司左布政使,但是上次王府的宴请,左布政使一直跟在汉王身后,显然是汉王的人,他们徐家要掺进去,自有汉王和布政使交涉,想要立足到不成问题,但是哪有一上桌就掀了其他客人碗的道理。

徐敏旭思忖道:‘汉王厚爱,徐家感激不尽,能接河道的疏浚当然求之不得,可是徐家对这一块没有经验,不如找一家有经验的商贾合伙,这样既能把钱挣了,又能不误了河道疏浚的工作。’

汉王非常满意,本就是看徐家替他做好了铁矿的事给的奖励,没曾想徐敏旭这么上道,知道不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吃肉也要分口汤给别人,因此对徐敏旭又高看了几分,当即唤了唐长吏来,把此事交代下去,由唐长吏引着徐敏旭接洽河道的疏浚工作。

果然,大年二十,王府送聘礼来的公公透露,四月十六王府三公子也大婚,还感叹,两位公子同时大婚,以后徐婉嫁进王府也有多个妯娌做伴了。

这个伴,不做也罢,张氏心里忍不住暴躁,照现在这种情况,徐婉的两个妯娌都比她地位高,她这个商户女嫁进去,必定会气短矮人一截。

虽然徐家的商人地位本就注定了比不过其他妯娌,可若是三公子能晚个一年半载成亲,等徐婉站稳了脚跟,自然就不怕了。

可偏偏两妯娌前后一个月进门,若是女儿表现稍有不妥,岂不是永远被两个妯娌压一头。大妯娌就不说了,毕竟大公子是嫡子,三公子与二公子同为庶子,可妻子却是县主,女儿的日子不好过啊!

张氏急得嘴角起泡。

徐婉倒是很淡定,反而安慰起母亲来。

她在王府的地位与她和容华县主何时嫁进去无关,与夫君是不是庶子关系也不大,毕竟沈珺就算是嫡子,也不可能越得过大哥,她作为弟媳总是要敬着大嫂的。

而对于她的表现,只要她行事不是太离谱,太无礼,那也无碍,凡事按照规矩办事就行。

至于她在王府能不能得到大家的尊敬,大部分取决于徐家在王爷心里的地位,徐家有能力让王爷重用,她就有资本让王妃正视,徐家能被王爷重用,她就在王府有一席之地。

所以徐家只需要保持与王爷脚步一致,同时保住徐家汉城第一首富的光环,那一切都不是问题。

张氏想了想,觉得女儿说得有道理,这才放心下来,安心替女儿准备嫁妆。

徐婉把自己对王府各主子的了解,结合卫嬷嬷的告知,全部列于纸上,虽然没有必要讨好那些人,但也不能堕了徐家的名声。

二月,传来汉王即将回汉城的消息,同时汉王被皇帝申饬的消息一并传来,汉城的百姓议论纷纷,皆为汉王报不平。

想来这一两年来,无论哪里出现土匪暴乱,都是汉王第一时间出兵抵御护卫百姓,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代王谋反,你不申饬代王,反而把抵御代王的汉王一顿责怪,这皇帝该不是老糊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