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解离,又名分离性身份障碍,曾经被称作多重人格障碍,俗称人格分裂症。
患了这种病症的病人往往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身份或人格状态,每一种都有自己的感知、联系以及思考方式。
这多种人格会反复控制着患者的行为,同时在人格切换过程中可能还会伴随着记忆的缺失。
而面对这种病症,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人格整合”。
病理心理学认为,人类的人格是一个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只有在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在不同方面出现适应性困难时,才可能会出现人格分裂等症状。
简而言之,一个人分裂的所有人格都是他自己的一部分。
患者必须以端正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每一面,与他们相互和解,互相包容,最终化为和谐统一的整体。
但……
陆南柯有些迟疑。
他的人格中真的有“狂徒”这一面吗?
真的有如此狂妄、疯癫、傲慢自大的一面吗?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即他的病症只是与人格解离在表现上类似,而深层的本质并不相同?
他额外产生的“狂徒”人格,或许并非是他原本人格的其中一面,而是在疯狂状态下产生的畸形产物?
这种情况下,如果他按“理想的治疗方法”与“狂徒”进行人格整合,他的精神状态恐怕会再次变差。
甚至可能引起更严重的精神疾病。
但是……他此时对“狂徒”人格的否定与怀疑,是完全出自于理性层面吗?
这是否正是人格解离症状的影响,导致他抗拒与自己的其他方面进行和解?
究竟他的哪个想法是正确的?
一时之间,陆南柯心中思绪起伏不定,难以做出回答。
龚悦诗一直安静地看着他,数十秒后,才轻轻敲了下桌子,微笑道:
“或许,陆先生,你想听听第二理想的治疗方法吗?”
“……”陆南柯定了定神,道:“请说。”
“不是所有患者都对自己的其他人格持中立或和善的态度,我们表示理解。”龚悦诗的声音轻柔舒适,娓娓道来。“对于这部分拒绝进行人格整合的患者,我们的治疗目标是促成患者人格间的协调与合作,进而减缓病情。”
用通俗的语言来讲,这些人格就像是一个组织内的不同派别,就算不能整合在一起,也得共同合作,协调发展,朝同一个目标努力。
如果这些派别各行其是,甚至互相攻讦,那这个组织也只会愈发分裂。
因此,即便陆南柯可能并不认同“狂徒”人格,他也不能天天想着怎么“杀死”对方。
这样对治疗疯狂状态没有任何好处。
而相对于与“狂徒”人格整合为一个整体,暂时与它进行协调与合作,是陆南柯更能接受的选项。
这样一来,就算“狂徒”人格并非是他本身具有的人格特征,他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同时,他的病情还能得到极大的缓解。
“这个方案可以试试。”斟酌过后,陆南柯给出了回应。
龚悦诗语气温和道:
“嗯,没问题。我们已经定好了目标,接下来就让我们朝这个方向努力就好了。”
“不过就算我有心合作沟通,我的其他人格也未必有这心思。”陆南柯询问起治疗方案。“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这就是身为心理医生的我需要考虑的事情了。”龚悦诗含笑道。“交给我好了,老板,保证不会让你的钱白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