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不自重者取辱(2 / 2)

在金碧辉煌的御书房内,李源单膝跪地,神色恭敬地向皇帝汇报着大理寺和刑部的调查进展。他的声音在空旷的书房内回响,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回皇上,臣已经查明部分考生确实存在舞弊行为,但刘靖程坚决否认,臣不敢擅自用刑,特来请示皇上。"李源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和无奈。

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微蹙,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刘靖程身份特殊,不可轻举妄动。你先将他关押,朕会派人再审,务必查个水落石出。"皇帝的声音沉稳而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权威。

这时,郑长忆从御书房屏风后走出,手中端着一杯香茗,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容。他走到皇帝身边,恭敬地奉上茶水,声音甜得发腻:"皇上圣明,日理万机,还为这些琐碎之事操心,真是让臣等汗颜。"

皇帝微微颔首,接过茶水,轻轻抿了一口,然后问道:"郑长忆,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郑长忆连忙躬身,脸上的笑容更加谄媚:"皇上英明,不过这件事要是让李大人去做,难免难办。李氏和刘氏祖上有姻亲,怕是旁人会觉得有包庇嫌疑。"

说完他看向李源,李源比郑长忆大了快十岁,自觉见过的官场百态多了去了,但没每次看见郑长忆这副摸样还是生理不适。

"李侍郎虽然清正廉洁,但与李家是同宗,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

皇帝微微点头,表示认同:“那你说,改选谁为好?”

郑长忆连忙躬身,脸上的笑容更加谄媚:"皇上,臣以为,此事非同小可,必须由一个公正无私、与各方势力无涉的人来主持。"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臣听说,张尚书为人正直,但与刘家有过往来,恐怕难以服众。"

皇帝沉吟道:"张尚书确实不适合,他与刘家关系匪浅,此事交由他处理,难免惹人非议。"

“那王御史……”李源开口询问。

"至于王御史,虽然刚正不阿,但最近与刘家有些过节,家中也有人参加当年科举。若由他来主持此案,恐怕会引起朝中非议。"郑长忆迅速接话,朝李源得意的笑了笑,李源面有菜色的别过脸去。

皇帝的眉头微微皱起,显然对郑长忆提出的人选都不满意。他思量许久,突然想到一人:“太子严孤山当年科举的时候在东海带兵打仗,前几日把你的事查的挺清楚,杀人的流寇也抓的及时。我看他是个不错的人选。”

郑长忆表情为难的低了头,搞得李源想翻白眼,真想直接怼回去——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这个平时不干活的少府寺卿去查!一天天躺着说话不腰疼。

李源干脆直接开口:“陛下,太子的确是满朝最没有嫌疑的人。由太子来主持此案,定能公正无私,让天下人心服口服。”

"好,那就由太子来主持此案,朕要看看,这起科举舞弊案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皇帝沉声说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决断。

郑长忆听到皇帝用了李源的意见,让太子一起主理科举舞弊案,他的表情顿时变得难看起来。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但很快又恢复了常态,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皇帝感觉有些疲惫,挥手让两人退下:“你们都退下吧,朕有些乏了。”

两人一起离开御书房的路上,气氛显得有些尴尬。李源看了一眼郑长忆,语气中带着几分嘲讽:“郑大人,看来你的建议并未得到皇上的采纳啊。”

郑长忆的脸色一沉,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回击道:“李大人,皇上采纳了你的意见,那是你的荣幸。不过,此案非同小可,希望李大人能够小心行事,不要给皇上添麻烦。”

“郑大人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酸溜溜的。不过,我李源行事向来光明磊落,不劳郑大人操心。”

郑长忆哼了一声:“光明磊落?李大人可别忘了,这朝中可不只有你我。此案涉及的人可不少,李大人可别到时候被人抓住了把柄。”

李源停下脚步,正视郑长忆,语气坚定:“郑大人,我李源做事向来问心无愧。倒是你,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