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面庞在烛火的映照下有些喜怒难辨。
他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冷冷地盯着跪在地上的胤禛,突然冷笑一声,“专注一个?那你是专注于王月茹,还是郑夏秋,又或是张府的丫鬟秋霞?”这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犹如一记重锤,砸在胤禛的心头。
胤禛听到这话,身上的冷汗瞬间就冒了出来,他吓得一磕到底,额头重重地贴在冰冷的地面上,声音带着颤抖:“皇阿玛,儿臣知错!”
此刻的他,心中满是惶恐,深知自己为了让秋霞活得自在同时又让自己的孩子名正言顺使出的李代桃僵之举都被皇阿玛知晓得一清二楚。
康熙冷哼一声,眼中的不满愈发浓烈:“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刚才怎么不知?你打算以后怎么办?要是不知道的话,我倒是勉为其难地可以帮你处理。”他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这是在给胤禛施压。
胤禛心中暗自叫苦,小心翼翼地试探着说道:“回皇阿玛,以后都只有王氏?”他心里没底,不知道这样的回答能否让皇阿玛满意。
康熙闻言,沉吟半晌,这片刻的沉默让胤禛愈发紧张,仿佛每一秒都被无限拉长。
终于,康熙开口道:“不,王氏病故吧,但是弘曦的额娘必须进你的后院。”
胤禛一听,心里还想再争取一下,可抬眼看到皇阿玛那不容置喙的眼神,便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只能无奈地应道:“是!”
康熙见儿子没有跟自己强词夺理,语气也缓和了些许,解释道:“要不是看在她生育了弘曦和乌那希这两个出色的孩子份上,我是断不能容她的。”他这是在给胤禛一个交代,也是在表明自己的立场。
胤禛赶忙谢恩:“多谢皇阿玛开恩。”
康熙又接着问道:“既然你愿意守着一个人过日子,我也不能勉强,但是若是将来你心意改变,又该当如何应对?”他的目光紧紧盯着胤禛,试图从他的回答中探寻到真实的想法。
胤禛毫不犹豫地答道:“皇阿玛,儿子于女色之上本就兴致缺缺。此生能得一知心人相伴足矣,绝无他念。”他说得斩钉截铁,想要让皇阿玛相信他的决心。
皇帝听后,不禁摇头叹息:“罢了罢了,但愿你日后不会后悔今日所言。毕竟你的孩子都出自这一个女子,若你薄待他们的额娘……”他的话语里带着担忧,也有着对胤禛的告诫。
胤禛连忙保证:“皇阿玛,儿子身为皇子自然知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道理,怎会食言。”
“行了,下去吧,把府里整顿好,一屋不平何以平天下。”康熙挥了挥手,示意胤禛可以退下。
胤禛赶忙拱手作揖,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故作轻松道:“皇阿玛,儿子还年轻,还得仰仗您将弘曦培养成才,待到那时,儿子便可早日带着霞儿一同云游四海。”
康熙没好气的呵斥道:“什么都让朕做了要你何用,还不给朕滚!”
胤禛怎会不知自家皇阿玛根本没有生气,他不再多言听话告退,“是,儿子告退。”
一出宫门,被冷风一吹,他只觉得透心凉,这一场与皇阿玛的交锋,让他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消息之灵通,没有他不知道的事,只有他想不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