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就是其中一个,严家就不说了,严恺之本身就有娃娃亲,另外一个年纪不合适已经娶亲,还有一个就是我今天要跟你说的。”韩教授慢悠悠的说道。
“行了,别卖关子了,快点说说什么样的,多大年纪。”韩夫人瞪了丈夫一眼催促道。
“此人叫赵卫平,年方十八,之前一心科举,并无定下亲事,关键是长得好啊,你要是见了就知道了,我还没见过比他容貌更出色的年轻人,关键是学识好,将来前途一定不差,是个好女婿的人选。”
像赵卫平这个岁数的年轻男子,一般就算没有成婚,但是也一般定下亲事了,所以在得知对方还没有定下后,韩教授的心思就更热切了。
“十八岁就中举了,看来才学是不错,其他的你也不甚了解,等我托人打听一番更靠谱。”韩夫人一看就知道丈夫也是临时起意,具体对方家里什么情况也只是听对方说的。
“如此甚好,不过只有一点,就是赵卫平这个人是农家出身,只怕家里条件不会太好,不过这都不是问题,只要人有本事,家底慢慢就攒起来了,咱们再帮衬一二,将来咱们闺女的日子指定不差。”
韩教授知道自己夫人是大户人家出身,不知道会不会对这些寒门学子有什么偏见,所以还是提前告知更妥当。
“寒门出身也不是最重要的,就要看对方家里的长辈如何,为什么亲事都讲究门当户对,就是双方如果差距太大,互相的行事、生活习惯不一样,必定要生出矛盾,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韩夫人倒是没有那么介意赵卫平的出身,毕竟年少有为确实是事实,莫欺少年穷的事情不少,最关键是要看对方家里的情况。
”如此夫人就尽快打听一二,我看如今赵卫平的亲事只怕抢手的很,我们动作慢的话,可能还会错过这么不错的女婿人选。“韩教授自己作为男性很了解其他人的想法。
赵卫平年纪轻轻中了举人,只要眼睛不瞎的人,就知道对方将来考中进士是概率极大的事情,所以府城得到消息的官宦人家,只要家中有合适的闺阁女儿,一定会想伸出橄榄枝的。
当然他们韩家的闺女肯定是最佳人选之一,他愿意把女儿下嫁给赵卫平,也是看中对方将来的前途和为人,所以事不宜迟,还是早作打算为好,现在只怕知道赵卫平还没有定下亲事的人不多。
“哼,我知道。”韩夫人给身边的嬷嬷使了一个眼色,对方就躬身退出去了,下面的人知道怎么办事,她只要安心等消息便是。
赵卫平现在已经没有心思管其他的了,自他回来的消息传出去,就有不少人家前来贺喜,都是之前没有来往的,一些富商还会送一些漂亮的奴婢,赵怀玉直接都打发回去了,眼看有愈演愈烈之势平,他们直接决定收拾东西回乡避避。
“这也太吓人,直接送来几百两银子,这是要作甚?”赵母坐在车上还在念叨,实在是被这些人的手笔惊呆了。
“没事,娘,咱们又没有收,无妨,不过等我们回去家里,只怕还是免不了,乡里的乡绅们恐怕也会送,到时候恐怕就要收下了。”一般情况下,当地出了举人,他们这些本地的富商和乡绅都会送一些贺银,只要不是太夸张一般都会收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