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小试身手(2 / 2)

当某个官员讲完之后,周佑宸说话了,“陛下,臣妹有事启奏。”

“哦?妹妹有话直说。”

周佑楷很好奇周佑宸准备说什么。

一般来说,周佑宸若有个提纲,大多数是私下觐见商议的,甚少在公开场合主动提及。

周佑楷好奇,底下群臣也很诧异,这位长公主向来不按常理出牌,但非无的放矢之辈,对朝政言之有物,目光长远,且推贤荐能,久而久之,他们也就默认了长公主的独特地位。

“臣妹素来听闻 ,民间多有溺毙女婴之风。自高宗皇帝时期起,便下达旨意传至各州县,要求各地官员督查当地百姓,严令禁止民间私自抛婴杀婴,违禁者徙三年,杖责一百。起初成效不错,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溺毙女婴形象的泛滥。然而,根据臣妹所翻各地县志和当地卷宗来看,这些年溺毙女婴现象愈演愈烈,有些偏远山区甚至到了一个月之内溺毙女婴高达百余起的程度。臣妹心有戚戚然,恳请陛下从重处罚,严惩不贷。”

小主,

周佑宸这番话一讲完,众人哗然。

溺毙女婴,这个话题也是老生常谈。

尽管处于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对于女子自始至终都不能真正客观公正地当做是一个人来看待,可无论如何,任何时代都讲究情理,也重人伦。

一条活生生的命就这样死了 ,那是很多人都不能接受的。

因此,自宣成帝朝伊始,不少人都或多或少为溺毙女婴的现象而奔走疾呼,力图减少遏制此现象的泛滥,但是,说是这么说,执行下去时,效果好不好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当下就有一个官员出列说道,“陛下,臣听闻闵州地带素有溺毙女婴的传统,屡禁不止,若长此以往,恐影响当地的发展。”

“陛下,臣以为,此事非同小可。那些老百姓或因家贫,或因香火,都抛弃女婴,这个问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说话的是一个老儒生,头发花白,留有胡须,精神矍铄,是朝堂上颇具威名的当代大儒。

“陛下,长公主所言不无道理,这些百姓愚昧无知,抛杀女婴,人命关天,望朝廷从中干涉,严惩不贷。”

说话的是一个青年官员,他刚从外地调任回京,对于民间状况知之甚详,特别是溺毙女婴 ,他在任期间一直身体力行地督促查办这个问题,并明文规定,不许溺毙女婴,同时出钱建了慈幼堂,抚养那些弃婴,又花了大力气鼓励教育,改善民生。

因政绩卓着,吏部考评评为上等,这个官员得以升任回京,与此同时又把重担托付给他的副手。

到底是亲身经历过,对此话题有发言权,只见青年官员不紧不慢道,“我所就职的地方只是偏僻清苦了点,但当地多有溺毙女婴的现象,前几任知县束手无策,微臣就任以后,花了大力气进行整顿,方有所改善。可时至今日,依旧有不少百姓不想养女儿,宁愿弃养换钱,也不肯留在家中。微臣对此痛心疾首。”

此话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光会纸上谈兵的某些大臣也是不敢置信,他们眼里的太平盛世竟是皑皑白骨 。

周佑宸牵动嘴角,民间溺毙女婴之所以屡见不鲜,也无非是这个时代女子生存空间太少,再加上大雍徭役哪怕不至于严苛到无法承担的地步,却也是繁重至极的。

自然,也是大雍太穷了。

穷不在盛京,而在百姓。

周佑宸翻阅账本,也查阅过典籍,深知大雍近些年对外开战不断,国库消耗巨多不提,人口的减少也是棘手问题。

男丁阵亡后,孤儿寡母日子煎熬,没有了顶梁柱, 就是为人欺负。在农村地带,家里人越多越无人欺负,这也是为什么老百姓都争相生儿子的原因,不仅是劳动力的代表,同时也是一个家的颜面。

想要改变千年以来重男轻女的观念,非一朝一夕之功,周佑宸已做好进行持久战的准备。

本朝赋役繁重,那是另外的话题,但是,禁止溺毙女婴,是最重要也最亟需解决的大问题。

“俗话说,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若要论刑,请问这些长辈是否也要以此处罚?这是否不合人情?”又有一个官员站出来,表示反对。

世人皆将子女当做父母资产,父母在不分家,同样的,父母杀子女,有罪,很少重罚,反之,必死。

这是违背人伦的,周佑宸也不赞同这种想法,凭什么这些长辈谋杀子女无需问罪惩处?这不公平。

不过,这个问题周佑宸打算以后再说,当务之急是讨论溺毙女婴有罪入法。

周佑宸缓缓道,“今天他们杀了家中的女孩,明日,是否就要揭竿而起,反对朝廷了?”

什么叫做扣帽子,这就是了。

众人大气不敢出,纷纷低着头。

周佑楷随后道,“这种现象不及时制止,往后大雍的田地谁来耕种?谁来教养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