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安陆问题(2 / 2)

血之孙吴 布鲁斯老爷 1324 字 2个月前

这也给我的心中敲响了警钟,难怪鲁肃会感叹,大战之后关中、雍凉将会人口锐减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无论是天灾、人祸,还是战争,受苦受难的永远都是百姓。

遇到天灾,粮食减产,赋税却依旧高昂;

遇到贪官污吏,横征暴敛,百姓日子更不好过;

遇到战争,青壮要参军,民夫要运粮。这一过程,凡参加者都是脱离生产的,沉重的负担又加到了后方的百姓身上。

天下必须一统,才能减少战乱的发生,百姓才能得以安定下来。

严守吏治,轻薄徭役,才能减轻百姓负担。

剩下的就是天灾,雪灾、旱灾、水灾、蝗灾,这些不可抗力了。

就因为是不可抗力,又没有预测性,所以遇到天灾,民间往往损失极为惨重。

这个时代的人都是愚昧的,百姓不知道天灾是如何形成的,他们只知道官府好不好。

如果官府苛政,又遇到天灾,百姓往往就会联想到朝廷的身上。

黄巾之乱便是在那种大背景下发生的。

一个王朝末年往往天灾频发,再加上朝廷腐败,自然民不聊生!

想远了,我不禁回过神来,这时候孙权也在和周瑜、王猛、鲁肃攀谈。

作为主公的亲弟弟,王猛自然对他颇为重视,便对孙权这位太守初哥进行了一番工作上的指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猛也绝对是一位良师,上阵能统帅大军,百战百胜;治理能出任一国宰相,名垂青史;谋略更不在这个时代的任何人之下。

王猛就是一位全能型人才,所以孙权甫一和他交谈,顿时就有些醍醐灌顶的感觉。

王猛在说话的同时,我和周瑜、鲁肃也在仔细聆听着,只对他的佩服之情油然而生。

因为孙权乃是太守,所以王猛谈的多是关于治理一地的事情,但却都是至理名言。

周瑜直到此刻才发现,王猛之才果真在他之上,对王猛不禁越发佩服起来。

鲁肃在听王猛讲话的同时,也是萍萍点头,只觉得王猛说的有道理。

鲁肃不同于周瑜,二人虽然都是全才,但周瑜更擅长带兵和军略,鲁肃却更擅长战略和政务。

曾经因为安置民夫的问题,鲁肃说他不善政务,其实是一个托词。

和王猛相比,鲁肃肯定不如;

和张昭相比,鲁肃也是不如;

但若是和孙权相比,鲁肃在政事上只强不弱。

因此,在听了王猛的一番侃侃而谈之后,鲁肃也不禁觉得受益匪浅。

当夜,孙权便在太守府内摆下宴席,宾主尽欢。

夜晚,在孙权的邀请下,与王猛、鲁肃秉烛夜谈,大谈治国之道。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大军再次出发。

注:历史上的王猛,任职前秦丞相十八年,鞠躬尽瘁,综合儒法,选拔廉明,励精图治。

政治上,抵制权贵,整肃吏治,强化中央集权。

军事上,军纪严明,平定五公之乱,统兵攻占前燕都城,都督关东六州军事。

经济上,劝课农桑,开放山泽,兴修水利,实现田畴开辟,仓库充实。

执政期间,北方呈现小康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