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口音(2 / 2)

辣椒酱沿用从前的名字,还叫祝氏辣椒酱,只是前缀多了“厨里”二字,“厨里”是小作坊的名字。

祝氏辣椒酱的名头吸引了一批老人上前围观。

一个穿着中山装的老人开口询问:“这真是祝氏的辣椒酱?”

小孙师傅打开一瓶辣椒酱,从竹筒中拿出一根竹篾挖了一点辣椒酱递给老人:“您尝尝就知道了。”

老人伸出舌尖舔了舔,细细品味后点头:“是这个味儿,给我来两瓶。”

见他一下就买了两瓶,旁观的人也要来竹篾试吃。

他们未必记得祝氏辣椒酱的味道,也未必真的吃过祝氏辣椒酱,但不妨碍他们随大流试吃、购买这款辣椒酱。

这老人一身老领导范儿,大伙儿都相信他的品味。

一尝,这辣椒酱果然挺好吃,那就来一瓶吧。

老人接过辣椒酱还没走,见小孙师傅忙着招呼客人,他便走到林奶奶身边问:“大妹子,你们以后还在这儿卖辣椒酱不?下回吃完了我要再想买,来这儿能找着你们不?”

林奶奶目睹全程,知道这人真是祝氏辣椒酱的老顾客,对他也很有耐心。

旁边桌子摆满了辣椒酱,林奶奶随手拿起一瓶,指着上头的地址和电话给老人看:“不一定会来这儿摆摊,不过这上头有地址,您要还想买,就来这儿,或者打这个电话。”

小主,

“行!”

老人看了一眼地址,发现那一片都是居民楼,又问:“你们这辣椒酱送检了吗?安全有保障吗?”

“绝对有保障。”林奶奶回头喊,“引珠,那啥报告拿出来给这位老大哥看一眼。”

林引珠立马找出质检报告和工商营业执照给老人看:“你放心,我们的产品绝对合格,该有的证件也都有,你要是吃了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尽管来找我们。”

老人认真看完,说:“没想到你们一个小作坊证件还挺齐全。”

旁边的几个顾客也凑过来查看质检报告和营业执照,等林引珠将东西拿回来,老人已经离开了。

辣椒酱的摊位摆了好几天,“祝氏”辣椒酱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有人不解为什么这么多人去买一瓶平平无奇的辣椒酱,回家和家里的老人说起这事儿,才从老人的嘴里听说祝氏的故事。

祝家在他们省是有名的商户。

祝家最早就是靠着卖糕点起家,最辉煌的时候,祝家的糕点铺子开到了京城。

顺理成章的,祝家的糕点入了贵人的眼,祝家人被钦点进宫当御厨,这位御厨又从旁人那儿打听到许多做菜的技巧,知道了很多方子,从宫里出来后,祝家便开始开酒楼、茶楼。

考虑到普通人家吃不起酒楼,祝家便制作辣椒酱、咸酱等各种酱料,让平头百姓也能尝一尝贵人们的口味。

祝家辉煌后,家里出了几个败家子,酒楼倒闭、糕点方子被抢走抵债,最后只剩下别人看不上的辣椒酱没人抢。

凭借这个辣椒酱,祝家也能当个有名的小地主。

战争年代,祝家受到迫害……总之到最后,祝家一大家子人全死在了火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