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为官者,不得经商!(2 / 2)

是县衙小六。

“大娘好啊!呵呵!”

小六穿着红黑相间的官服,带着官帽,还挎着官刀,手里提着一个灰包袱。

眼见是小六,小月娘也是赶忙招呼着上茶,还特地拿了四个热菜包子。

“给,尝尝,不够还有,不收你钱!”

“唔唔,好烫……不收钱可不行,要是年哥知道了,我这一身行头到商户家白吃白喝,可不得罚死!嘿嘿!”

小六一边吃着包子,一边笑着打开包袱,里面是一个黄木印章和一个蓝色本子。

今天到这来是受王大人的吩咐,送上印章和账簿,以便衙门里收税的。

“啊?收税?这……得多少?”

小月娘倒是忘了商税这事,被小六这么一提醒,心里一惊。

依大梁律,餐食铺商税有五税一,十税一,二十税一,三十税一。

“大娘放心,咱这个茶摊属于第四类,收三十税一,也就是您赚三十铜钱,交一铜钱的税!”

小六吞咽着包子,腮帮子鼓得跟蛤蟆似的,一边咀嚼一边把账簿和印章交给小月娘。

“那我以前卖竹篮竹篓子挣钱也没交税呀,为啥这个小摊子就收了?”

“朝廷有规定,流动摊子和乡间手工制品不计税,凡是有固定摊位,都要交的!”

一番解释后小月娘也是明白了,好在收税不多,也能接受。

小六在咽下最后一口包子后,喝口茶,付了六铜茶钱。

正欲离去,

而在不远处,却是传来一阵嘈杂声。

小六捏着官刀上前查看,

是村长赵大富在和几个村民争吵着什么。

原来是村民们看到村口大年家摆了摊挣了钱,也收拾着搞个摊位卖点吃食。

眼看“跟风”的人越来越多,赵大富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桃源村世代种田养地为生,大家都来搞买卖,地里的活儿咋办,今年不仅田税要交,而且之前还欠着县衙军粮也是要还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安静些,吵什么!”

小六踩着修路挖开的砖石,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上前,朝着人群喊道。

“得嘞!县衙来人了,咱有人说理了!”

“让官差来评评理!”

还没等小六站稳,几名婆婆婶婶就凑到他跟前。

紧接着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输出,唾沫横飞,让小六步步后退……

总之就是埋怨村长偏袒李大年,甚至连“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话都出来了。

“大胆!这种话你们也说得出口?!怎么?想翻天啊?”

小六厉声喝道!

他虽年纪轻,但官服在身也是让他胆气十足,极力维护官家名声。

众人停下了话语声,静了下来。

赵村长沉思了一会,随后表示,只要大家不耽误田地里的农活,不误农时,按朝廷律法做正经买卖,就不来劝阻了。

“放心吧村长,土地是咱们的根,不会荒废它的!”

“就是,放心吧!”

事情差不多到这就结束了,赵村长把小六送至村口,好一阵抱歉。

就在回家的时候,他老婆钱夫人拽起他的手,走到村口那棵老柳树下,神秘兮兮的说道:

“有件事你要不要提醒大年一下?”

“啥?”

“咱们大梁农政令很清楚,重农抑商,但我听钱天说过,朝廷还有另外一条严令,那便是为官者,不得经商,否则罢官夺职,处流放!”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