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内容不多,小月扫了几眼就看完了,但是为了大丫二丫,还是重新念了一遍。
“娘,爹爹马上就回来了呢,还给我跟小妹买了东西,真好!”
大丫高兴的说着,二丫在身边也是笑得龇牙咧嘴的。
小月虽然嘴上说着高兴,但是心里还是替大年担心着,毕竟才得知受了伤,伤得怎么样呢,小月没有底,于是就更加希望大年能够早点回来了。
下午,吃完午饭,小月见家里的盐快没了,打算出门去买些来。
大丫也跟着一起去。
路上,见小月脸色有些差,大丫提议到宁安寺去,求求神,拜拜佛,让大年平安归来。
小月欣然应允。
母女俩忙到太阳西沉时才回到家里。
而此时王大人已经在家等着了。
“哎呀,你可回来了!”
“咋了……大人!是不是大年出啥事情了?”
小月以为大年出事了呢,把手里拎着的东西慌忙放到厨房,就赶紧过来询问王大人。
“你这孩子,嘴里怎么蹦不出好话来!”
小月娘责怪小月乱讲话,王大人示意小月娘先别责难了,于是笑道:
“大年好好的,能出啥事呀,不但没事,而且,还有喜事呢!”
王大人一边说,一边从袖口抽出了公文。
原来是廉官的嘉奖下来了,早上那个信使就是为了送这个公文来的。
据公文所述,嘉奖大概有赐民爵,赏田地,入官籍。
“呵呵呵,说不定,还有金银赏嘞!”
王大人捏着手中公文,喜不自胜。
武安县出了这么个人物,王大人自然也会受到朝廷的赏赐和嘉奖,就连州府也会得到提拔的。
屋子里一下子喜气洋洋的,王大人把公文交与小月,让她也看看。
“这可是大喜事呀,那……王大人,能不能派人去帮大年早点回来呀,我怕耽误这个事儿……”
“怕是来不及了,我看明后天州府那边就会来人的,我今儿来就是为了这个的。”
王大人收起笑容,一脸严肃。
因为小月一家都没接过圣旨,有些礼仪要拼了命的注意,不得有半点马虎。
尤其是大年不在家,这一屋子全是女的,接旨时的跪拜顺序可不能错了。
“呐,我给你们打个样!”
说完,王大人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面对大门口,意思是接旨时要穿戴整齐,大方得体。
随后双腿下跪,头微低,不得仰视。
待旨意宣读完毕,要喊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年。
随即行叩拜大礼,礼毕后才能双手接过圣旨起身。
而就在王大人教小月她们行叩拜礼时,小月娘却忍不住噗嗤一笑。
原来是汤圆不知什么时候从堂屋门外探着狗头朝里张望着,王子京正好是朝着它在行礼。
王这会是俯身跪着的,并没看到汤圆,于是严肃道:
“呐!你们这样真的好吗?还笑场,告诉你们,哪怕是传旨官放了个惊天大响屁,也得给我咬住舌头憋住不能笑!”
小月娘平复了一下情绪,摆手让汤圆离开,随后上前扶起王大人:
“好好好,我们都听你的,这会饿了吧,我让丫头给熬些糊糊吃,吃完好好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