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2章 鉴定了个寂寞......(2 / 2)

“首先,这幅画的纸张,乃是宋代常用的澄心堂纸,做工极为精良,如此珍品,在民间并不多见。”

“在构图上,采用了全景式横向构图,这是宋朝时期典型的画法,这幅画中心部分大而细腻,逐渐向四周逐渐渲染,通常这种方式被应用于山水画中......”

“在画法上,注重写实,人物、建筑刻画的惟妙惟肖,用笔精细、生动,细微的人物活动得到了充分体现,百姓木然的表情,乞丐......”

最终总结道:“宋代作品,虽多为山水花鸟,人物写实甚少,但综合各种因素,这幅《市井图》,作者功力精湛,用笔细腻,是难得的宋代精品,但是不是王希孟的作品,这个我真看不出来。”

姜文涵教授忍不住鼓掌,夸赞道:“不错,非常不错,年纪轻轻,基本功却非常扎实,假以时日,绝对会大放异彩。”

杨荣教授羡慕的看向皇甫木易,说道:“皇甫,恭喜你觅得如此佳徒,后继有人呀。”

“哈哈,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只要多下点功夫,看出这些并不难。”

看向张一峰的表情,也是满脸的欣慰,“还不错,没给我丢人。”

马都钧说道:“来之前,我查阅了有关王希孟的资料,但关于他的记载实在太少,我听说,十多年前,曾在国外拍卖过一幅,王希孟的《千里饿殍图》,这事儿你们知道吗?”

皇甫木易点头道:“这事儿我也听说了,还专门找人去确认了一下,可惜,那家拍卖行,五年前就倒闭了,没有打听到任何有用的消息。”

黄永明皱眉道:“王希孟因觐献《千里饿殍图》,被宋徽宗所杀本就是谣言,并无真凭实据,不能作为参考,所以这幅画作,并不能说是王希孟的作品。”

杨荣反驳道:“我不这么认为,宋徽宗曾指导王希孟,这幅画粗简拙朴和精细工丽,运用的相得益彰,带有明显的宋徽宗风格,所以,我认为,这很可能是王希孟的作品。”

姜文涵附和道:“这幅画的运用的技巧,与《千里江山图》极为相似,再加上他历时半年,游遍名山大川才创作出《千里江山图》,期间怎么会看不到百姓的艰辛,一时有感而发,创作出这幅《市井图》,完全说的通。”

黄永明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宋徽宗虽然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他却是一名优秀的艺术家,指点过的不仅是王希孟一人,模仿他绘画技巧的人,更是数都数不清,我们不能因此就确定,这幅画是王希孟的。”

姜文涵反问道:“模仿的人是多,但得到宋徽宗真传的,可只有王希孟一个,而且,这个落款可不是后加上去的?”

黄永明问道:“你怎么就确定落款的王希孟本人,你见过他的笔迹吗?”

这话一出,将所有人都问住了。

见众人不说话,黄永明感慨道:“虽然我也觉得,这是王希孟真迹的可能性很大,但史料中关于他的记载太少,存世的作品更是只有《千里江山图》一幅,上面还没有落款,我们不能因为相似,就认定这是王希孟的作品。”

皇甫木易说道:“我赞同老黄的观点,不过,在古代,文人雅士极重名誉,能有如此绘画功底的人,肯定不是寂寂无名,没必要落款王希孟的名字。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当时是献给宋徽宗的,到了南宋时期,也被收藏在内府,一般人接触不到,即便想仿照他的技巧,也没有参照物。”

黄永明皱眉道:“皇甫,你也认为这是王希孟的真迹?”

皇甫木易犹豫良久,最终说道:“极可能是,但参照对象太少,不好确定。”

得,这下好了,皇甫木易的答复是‘极可能’,黄永明是‘可能性很大’,其他人虽然认为是真迹,但情况差不多,都拿不出一锤定音的佐证。

鉴定了半天,鉴定了个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