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逸笑道,我也正有此意,二位将军随我去大帐一叙,孙逸做了个请的手势!
大帐内,二位将军坐在上首,案牍上摆着菜肴和酒!
蒙骜看着菜肴笑道,都说虎贲军一视同仁,伙食好得很呐!
孙逸说道,自商君变法以来,秦人一直以斩首为军功,爵升一级,房子,田产,奴仆,乃至军中伙食,什么爵位吃什么饭,都有规矩,商君大才,一切为了鼓舞士卒上阵杀敌,改变命运,对于底层庶民来讲,军功授爵无疑是最公平的手段,所以秦人每逢战争,都勇于战斗,改变命运!
我也无意改变,就我给骠骑卫和陷阵营发月钱,一是激励士卒勤于训练,二是孙某希望建立一支脱产的职业军人,当然我给太后和大王上书,也是用骠骑卫和陷阵营做试点,就算不成,损失也不大,毕竟不到万人!
脱产职业军人?蒙骜和恒旖道!
孙逸道,脱产就是不用种地,七天训练五天,战场上立功也是给予钱财,不给予土地!其实和魏武卒相似,只不过魏武卒分地,天下虽大,土地早晚有分完的那一天,再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没有军饷,一旦战败,血本无归,对于秦军士卒来说,代价太大,毕竟要准备口粮和盔甲武器!
不管是商君的军功授田,还是大汉的良家子,曹魏的军屯,隋唐府兵,大明的军户,清八旗,都是把前期养兵的费用摊给民间,毕竟武器铠甲,都是消耗品!
孙逸并不打算改变秦军,如新中国那样的职业军人,职业军人以大秦现在实力最多五万,这还是孙逸发明制盐,制酒,瓷器的前提下,以前最多俩万!
蒙骜和恒旖点了点头道,你能想到如此也好,给士卒发俸禄,并不可取,大秦人口将近六百万,士卒一百万!
孙逸道,我也知道,本就没打算改变,只不过我想试试,毕竟我还年轻吗,说完孙逸哈哈大笑!
恒旖和蒙骜摇了摇头心中暗道,是啊,他才十七岁,就算犯错了,你能拿他如何,斩首?拉倒吧,太后和大王怎么可能杀他?谁敢逼太后和大王杀孙逸?作死也没这个作死法吧?
孙逸二十二岁加冠后,犯错才能治他的罪,现在?没人会揪着孙逸错误不放,就像孙逸所说,他只是试验,不行就算,太后和大王都同意,用自己私库出钱支持孙逸(虎贲军费用是秦王自己掏钱,根本没走国库),谁还有意见?秦法是法后王,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听听得了,别当真!秦王就代表秦法,秦王随时可以改秦法,比如白起斩首九十万封侯了么?吕不韦和嫪毐有啥军功?秦军制最高的是彻侯,就算是彻侯,就得食邑十万户?
彻侯可不是封君,汉时避汉武帝刘彻名讳,改彻侯为列侯!
蒙骜说道,刚才你说类似于魏武卒?
孙逸笑道,吾家祖上魏国宗室,先祖为吴起副将,也就是夺嫡失败,入赵避难而已,魏武卒到底如何训练,吾家门清!
恒旖和蒙骜倒吸一口凉气,怪不得,连战连捷,打的赵人溃不成军,原来孙逸学的是吴起兵法,吴子!
孙逸家中确实有吴起兵法,还有注释,再加上来自后世灵魂的孙逸知识面广,也看过后世许多兵书,要不然孙逸哪会治军?全赖祖上有注释的吴起兵法!要只看,吴子,尉撩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李卫公问对,纪效新书,孙逸会统个屁的军队,全赖祖上有注释的吴子兵法,当然孙逸也会给兵法注释,这才是传家的兵法,三十六计后世耳熟能详,会统兵作战?会用么?会个屁,为啥?因为没经验!
小主,
蒙骜和恒旖说道,说说马球和撞球吧!
孙逸就把撞球和马球的规则说明一下,又道,我以为,不如在军中五百人之间凑成一支队伍,与其他队伍比赛,让士卒观看,第一名为冠军,第二名为亚军,第三名,季军!给他们颁发奖励,给予荣誉,可制作金牌,银牌,铜牌,在给予其他奖励!
何为冠军?蒙骜道!
勇冠三军,孙逸答道!
蒙骜和恒旖笑道,善,写个章程!
蒙骜问道,如今晋阳士族,怎么安排?
孙逸沉吟一会道,先立威,后施恩!
恒旖眼神一亮,如何立威?
孙逸道,周天子曾经邀请诸侯狩猎,已彰显天子威严,天子六军,威慑诸侯,吾等身为将军,怎能行此事?
但吾等代表大王,当邀请晋地士族前来阅兵,彰显军威,震慑士族!
蒙骜道,何为阅兵?
孙逸就把后世阅兵六流程说了一遍!
蒙骜和恒旖频频点头,对视一眼,道,不如阅兵之事,就交于孙将军去办吧,毕竟他俩虽然觉得可行,但如何做?他俩心里没底,不如交给懂的人去做,上位者大忌,事必躬亲,啥都干,累死嗯也干不完啊?
后来诸葛亮都是被累死的!
孙逸大喜道,得令!
蒙骜道,如何施恩?我等已经上书大王,以前咸阳独吞煤炭已不可行,如今大王下诏,大王和咸阳勋贵拿六成,四成归晋地!
孙逸说道,晋地山多,适合建水泥厂,就近取材,如今晋地百废待兴,正是大兴土木的时节,赵国若想与秦修和,如今晋地,赵国只剩忻州和大同,我料想赵王肯定借此机会,截肢代地,忻州和大同归秦矣,但大秦边境与匈奴接壤,秦必须在边境驻军,从而削弱秦军整体实力,就算在晋地边境驻军俩万,那么攻打赵国的秦军也会减少俩万,还要防备匈奴偷袭,而且边疆清苦,粮草运输不便!
孙逸接着说道,不如将道路分段承包给晋地士族,秦人付钱,晋地之人负责修建,只要监督晋人拐卖人口,横行不法!
蒙骜和恒旖说道,那还不需要大量钱财?大秦财政恐怕难以支撑!
孙逸笑道,二位将军此言差矣,修路筑城需要大量水泥,多建工坊也有的赚,再说晋地承包路段,先交保证金,修好后少府检验,如果不合格,让他们重修,再说也不一定非得给钱粮?
雪盐,瓷器,酒不都一样,按市价抵给他们充当工钱不一样么?
孙逸拿着手中瓷器道,不过是胶泥罢了,一不能吃,二不能御寒,晋地商人只要不傻,会非常乐意用瓷器抵工程款,无非就是费点劲运到别处而已!反正有的赚,卖到别处赚的更多!我已经给太后和大王去信,就在晋地,建酒厂,瓷器厂,砖厂,晋地需要快速稳定,并且反哺关中,相邦主持修建的水渠,不能耽搁,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再大的事也没增加粮食产量的事大!
郑国渠对于大秦和嬴政太重要了,不要看史记中记载的疲秦之策,这都是秦国宗室逼宫的借口,要知道宗室就是以郑国是韩人,当时乱秦的是嫪毐,他是赵人,也是客卿,宗室以郑国渠疲秦之策,逼嬴政下达逐客令,驱逐在秦的外来客卿,一是为了官位,二来,矛头直指吕不韦,吕不韦是卫国人,在秦国也属于客卿!
但是长平之战,秦国到最后已经是精疲力竭,为啥?还是粮草不济!
我们后人熟读诗书,你会发现,郑国渠修好以后,秦灭六国,根本就不缺粮,三十万北方军团北击匈奴,五十万人南征百越,修陵墓,修长城,修直道,你会发现史记中根本没有记载过秦缺粮,只记载怎么运粮!
从秦昭襄王到秦始皇时期,秦国只是多了一个郑国渠,你说郑国渠对秦始皇灭六国有多大的助力?
更别提,刘邦依靠关中,耗死项羽,又灭一次六国,
刘邦称帝后,又灭诸侯王,你看看史记中何时记载刘邦缺粮?
等于说一个郑国渠,使得关中三次东出灭六国,根本就不缺粮!
你说郑国渠有多牛掰,更重要的是郑国渠从开始修到通渠九年多。
从秦王政元年修到秦王政九年底,丫的嬴政二十二岁亲政正好是秦王政九年,你说郑国渠为啥卡着嬴政亲政后修好,不就是为了嬴政亲政后就有大功绩,增加威望?这个以后写到逐客令再详细说,这里只是提了一提!
蒙骜和恒旖扶须思考,这孙逸真是处处为大王着想,大王真是有个好帮手啊!
蒙骜和恒旖说道,一切都由孙将军负责!
孙逸拜道,末将得令!
恒旖和蒙骜走后。
孙逸在思考如何阅兵震慑晋中士族,
还有如何拉拢他们,这比行军打仗还伤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