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邯郸(三)(2 / 2)

国民南退,倭寇虽占领大名,但一时无法控制广大农村。在这种情况下,大名县农村处于无政府状态,出现了混乱和不安的局面,“吃干队”四起,司令多如牛毛,仅大名卫东就不下数十支,如:窑场村的“杨成华吃干队”,驻石家寨的“马如合吃干队”,还有从冠县窜入大名卫东的绰号“西北风”的吃干队,等等。因为他们不抗倭,光要东西,所以农民给他们起了一个绰号“吃干队”。他们口头上打着抗倭的旗号,在自己控制的村庄范围随便向农民要粮、要款、要枪,不给就扣押人质,进行毒打,有的进行私仇报复。因此干队之间经常互相争夺势力范围,往往也会火拼,互相吞并,弄得人民恐慌万状,不得安宁。不少村庄为保护自己的安全,以地主名流士绅为主,以保护一村、数村为名,也组织了地主武装。又形成了赤干队与地主武装的对抗,更加重了广大农村的混乱和不安。

倭寇侵略军占领大名后,约四百余名倭寇驻扎在大名县城内及四关厢。驻城倭寇经常三三两两的到城周围村庄奸污妇女,残害百姓,附近的年轻妇女都用锅底把脸抹黑,头戴老太太的帽子,装扮成老太婆的模样,有的逃到远处的亲戚家避难。倭寇到村里还乱抓百姓的鸡,百姓家的桌椅、柜子、箱子以及门窗,都被他们烧掉。倭寇野蛮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倭寇侵占大名后首先在大名城内、魏镇等重要集镇和交通要道修筑炮楼、公路。

后来发现抵抗组织越来越多,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只打旗号不行动的假把式,但是倭寇觉得这些区域不安全。

于是在当地投降派的带领下多次扫荡各个区域,不管什么组织,都是实行杀光、抢光、烧光政策!

为了对抗当时的真正抗倭根据地,倭寇把大片区域设成无人区,一些乡镇集中管理,每条路设立关卡,没有倭寇的通行证寸步难行。

还在主要的交通要道上大肆修建防御工事,大量的炮楼、碉堡、军营成片的建立。

中间139师在38年初还带领队伍灭了几次倭寇炮楼。

郑寨村自敌人修筑炮楼后,一直住的是倭寇人,多时十人,少时五人,直属大名城内倭寇领导。周围村庄,如李家庄、黄庄、程庄和石家寨等受害极大,不是要东就是要西,更严重的是实行三光政策。139师为除民害,计划拔掉这个炮楼,可是敌人甚是顽固;我们就采取了智取的办法。当时我联络员和伪村长联系好了,在一天刮大风的时候,我联络员扮成农民抬着木柴,村长头前带路,腰中都藏有手枪,当进入炮楼院后,几个倭寇正在闲玩,我联络员见时机已到开枪打死了三个倭寇,下余的鬼子慌忙跑上炮楼,我联络员放火烧了楼梯,敌人见楼内冒烟,吓得嚎不成声,有一个倭寇从楼上跳下来,随及被俘,几个倭寇全被消灭,为郑寨及其周围村庄的群众除了一害。

1938年3月,为打击倭寇邯(郸)长(治)运输线,八路军129师决定在东阳关至涉县之间的响堂铺设伏。31日上午,倭寇第14 师团两个汽车中队180辆汽车由东阳关开出,在进入伏击区后,129师以两个团兵力激战两小时,将倭寇汽车全部烧毁,歼灭森木少佐以下400余人。

苏区政府成立集团军后,139师独立成军,成为139军,负责配合第四集团军403、512两军进攻邯郸。

此时的邯郸附近的国军部队看到华夏军最近的战绩,自己根本不是对手,直接投降了过来,被并入第四集团军。

139军负责邯郸的肥乡和大名区域,这里地域广大,倭寇过来后出现了多个民间势力,139专业比较对口,特别适合这里。

403军和512军负责进攻邯郸县、峰峰矿区和武安县。

在介绍一下肥乡和大名区域。

1937年11月,国民二十九军一部在大名城外西王庄一带,动员民工挖战壕,埋地雷,抵抗倭寇。从西王庄到城北刘窑村挖战壕十余里,深八尺,宽七尺,挖阻击坦克沟深一丈余,宽一丈二,在公路两旁还埋地雷。11日,倭寇利用坦克牵引的空中载入气球指挥作战,先用飞机轰炸,后用大炮轰击,继而坦克掩护,从成安向大名进犯。12日清晨,开始向大名城攻击,与二十九军一部直接接火,一直打到中午,二十九军被敌军坦克包围,突围时伤亡惨重,地上尸体一具具,一眼望去比比皆是,西王庄村民除外逃的外,全村人无一幸免。当晚,二十九军因抵抗不住敌人的火力,向南撤离。

12日凌晨,倭寇飞机扫射轰炸了冀南重镇大名,步兵在飞机大炮的进攻下,沿平大公路由北门而入侵占了大名城。国民督查专员兼县长马润昌闻信弃城南逃,倭寇所至之处都表现了极端的疯狂和野蛮,烧杀奸淫、无恶不作,从城北至十字街枪杀群众八十余人。

13日晨,倭寇大约有一个营的兵力在距城十里的阎小庄村驻扎,到处搜捕抢烧,当时本村外逃的人有七个因缺衣少吃,偷偷回村拿东西时,被敌人发现。这七人白天给倭寇担水,喂马,傍晚凑到一起正歇着时,一倭寇发现顿生疑心,于是立即将这七人驱赶到村内吕东修家两间屋内。不一会,来了一群倭寇兵,其中一个带手枪的小头目进屋后,先让这七人跪下,紧接着开枪,将这七人打倒,后用脚在每个人身上踩了一遍,还用刺刀乱扎了一气。其中四人被当场打死,其余三人侥幸逃了出来,受重伤致残。

13日下午,倭寇在李茂堤一带用大炮向卫河东堤赵站一带开炮轰炸数十发,以后又占领龙王庙。一些土豪劣绅、地主富农为保住其生命财产,充当亡国奴,纷纷为敌效忠,出任伪职,建立了大名维持会,李权衡任会长,倭寇又在维持会的基础上组织伪大名县政府,李权衡任伪县知事,坂西是倭寇司令。一时这座历史名城沉浸在腥风血雨之中。

国民南退,倭寇虽占领大名,但一时无法控制广大农村。在这种情况下,大名县农村处于无政府状态,出现了混乱和不安的局面,“吃干队”四起,司令多如牛毛,仅大名卫东就不下数十支,如:窑场村的“杨成华吃干队”,驻石家寨的“马如合吃干队”,还有从冠县窜入大名卫东的绰号“西北风”的吃干队,等等。因为他们不抗倭,光要东西,所以农民给他们起了一个绰号“吃干队”。他们口头上打着抗倭的旗号,在自己控制的村庄范围随便向农民要粮、要款、要枪,不给就扣押人质,进行毒打,有的进行私仇报复。因此干队之间经常互相争夺势力范围,往往也会火拼,互相吞并,弄得人民恐慌万状,不得安宁。不少村庄为保护自己的安全,以地主名流士绅为主,以保护一村、数村为名,也组织了地主武装。又形成了赤干队与地主武装的对抗,更加重了广大农村的混乱和不安。

倭寇侵略军占领大名后,约四百余名倭寇驻扎在大名县城内及四关厢。驻城倭寇经常三三两两的到城周围村庄奸污妇女,残害百姓,附近的年轻妇女都用锅底把脸抹黑,头戴老太太的帽子,装扮成老太婆的模样,有的逃到远处的亲戚家避难。倭寇到村里还乱抓百姓的鸡,百姓家的桌椅、柜子、箱子以及门窗,都被他们烧掉。倭寇野蛮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倭寇侵占大名后首先在大名城内、魏镇等重要集镇和交通要道修筑炮楼、公路。

后来发现抵抗组织越来越多,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只打旗号不行动的假把式,但是倭寇觉得这些区域不安全。

于是在当地投降派的带领下多次扫荡各个区域,不管什么组织,都是实行杀光、抢光、烧光政策!

为了对抗当时的真正抗倭根据地,倭寇把大片区域设成无人区,一些乡镇集中管理,每条路设立关卡,没有倭寇的通行证寸步难行。

还在主要的交通要道上大肆修建防御工事,大量的炮楼、碉堡、军营成片的建立。

中间139师在38年初还带领队伍灭了几次倭寇炮楼。

郑寨村自敌人修筑炮楼后,一直住的是倭寇人,多时十人,少时五人,直属大名城内倭寇领导。周围村庄,如李家庄、黄庄、程庄和石家寨等受害极大,不是要东就是要西,更严重的是实行三光政策。139师为除民害,计划拔掉这个炮楼,可是敌人甚是顽固;我们就采取了智取的办法。当时我联络员和伪村长联系好了,在一天刮大风的时候,我联络员扮成农民抬着木柴,村长头前带路,腰中都藏有手枪,当进入炮楼院后,几个倭寇正在闲玩,我联络员见时机已到开枪打死了三个倭寇,下余的鬼子慌忙跑上炮楼,我联络员放火烧了楼梯,敌人见楼内冒烟,吓得嚎不成声,有一个倭寇从楼上跳下来,随及被俘,几个倭寇全被消灭,为郑寨及其周围村庄的群众除了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