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 / 1)

来报道的时候,还被做右督御史耳提面命了一番,让她认识到身为言官谏官的责任和使命,真的是即期待又兴奋。

因朝廷官员或多或少都进行了捐赠,地方官得知后,为了表忠心也都踊跃的进行了捐赠,勋贵有爵位者也都望风进行了捐赠,到天福三年年底,原本匮乏的国库已经有五百万两。

虽然勉强解了燃眉之急,但是并非长久之计,所以一过完年,石忞就把涉及的相关署衙官员都宣到文宣殿进行了谈话。

第二十九章

遣散部分宫侍, 整顿宫内事宜,开始执行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麻烦,但在石忞紧急处理后, 还是在规定时限内, 完成了整改,到天福三年低,宫侍已经由原本的一千三百多缩减到八百, 并举行了天福四年宫中采购竞标,由出价低质量好的商家夺得, 加上各地、勋贵进贡的物品, 大大降低了宫中成本。

天福四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也是石忞心中的改革之年, 借由国库匮乏的由头, 着令户部牵头, 江河畅全程参与,其余涉及署衙配合, 对现有的赋税制度进行完善和增加。

新年下的第一份圣旨就是颁布最新的《华国官员管理法》,在原有的基础上, 更加细致的规定了各级官员的职责和义务, 并规定从上到下办公皆上五天休沐一天, 原有的节假日当天休沐不变。

另外全国官员从上到下皆在原本俸银的基础上增长百分之五十,俸粮不变。俸禄发放形式也做了一些改变,由原来的每半年发放一次, 改为俸银按月发, 俸粮依旧半年发一次。

繁都官员每月月初按署衙顺序到户部领取俸银,每半年到太仓领一次俸粮;地方则由省府参照朝廷模式统一发放。除了在待遇上大幅度提高以外,也对官员可能犯的各种罪行进行了更细致的惩罚规定。

每次想到百姓见官无路, 石忞就寝食难安,在现代历史成绩堪忧的情况下,她除了在衙门外摆个大鼓给百姓鸣鼓伸冤以外,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借着新年新气象,将这个决定也下发到了各地方,并要求各级衙门将文书张贴和大力宣传大鼓的作用。

旨意传到各地并落实完成,已经是天福四年四月,隆冬退散,春日登场,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华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片农忙景象,就连繁都周边也都是春意盎然。

繁都东边郊外田间,壮年男女们一片忙碌,犁田的犁田,栽秧的栽秧,从远处引来的河水已经将所有的良田都灌满,在初晨的阳光下波光粼粼,和种下不就的秧苗组成了未来丰收的乐谱。

站在远处管道上遥望的几人与田间忙碌的景象,显得格格不入。

“他们在那站了一早上了,也不知道要干什么,你们谁认识吗?”正在犁田的女农户忍不住大声的向隔壁田正在栽秧的人问道。

“我们哪里认识那样人,他们看穿着都不是普通人,别是来圈地的才好”手脚麻利不停栽秧的男农户头也不抬的大声回道。

一听到对方说圈地,女农户也没了再说的心情,她家的一个远方亲戚就是因为被圈地,家破人亡,现在活都活不下去了,现在只剩一人独身投奔到她这里,想想都令人害怕。

当今陛下虽然免了他们三年赋税,可是权贵霸占土地一事根本没有人管,他们这些小老百姓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他们希望陛下能看到他们的难处,可今年都天福四年了,陛下都还没有什么举动,希望被一点点磨灭。

“离村里还有多远?”站在管道上的不是别人,正是趁着休沐微服出巡的石忞一行。

“不远,转过前面那个弯就到了”前去探路回来的内禁军恭敬回道。

“那走吧”第一次这么真实的见到田间耕作,一不小心就看久了。

石忞这次出城就是想看看自己的子民耕作的情况和了解一下基层百姓的生活,没有任何行程,也没有任何提前安排,完全顺心而走。

她最讨厌的就是那种明明要来查,还要提前一个月告知,弄得鸡飞狗跳不说,查也查不出什么,因为你能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有什么意思?走过场?!

她最不喜欢的就是走过场,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有走过场的时间还不如多办点事实。

这次出来,她只带了路关初、喜夏、凡秋和四名内禁军,凡秋带了一个人先去安排。

转过弯道后,整个村貌跃然眼前,田舍井然有序,地头田间一派繁忙景象,儿童在田间、屋舍前打闹嬉戏,本来懒散晒太阳的土狗们,对着他们狂吠起来,本来安静找吃食的鸡都被狗吠吓的乱跑,在屋顶晒太阳的橘猫也抬起头看了一下,发现没自己什么事又躺回去大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