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1 / 1)

另外还传令给内阁让他们尽快发布招贤令,凡有一技之长者,无论是书生、武者、工匠还是农民等等,都可以到皇家园林山庄来一展所长,只要身上确实有真本事,获得她的赏识,不仅可获得赏赐,封官也不是不可能。

内阁除了内阁大臣以外,还有一些低阶官员作为他们的助理,否则光文渊他们三个人,光拟旨发诏他们三个都忙不过来,更不用说干其他的事。军密处自然也是一样,不过人数没有内阁多。都是她根据实际和综合考虑后按量配给的。

来到这里后她学的最多的除了知识以外,就是帝王之术,深刻明白作为皇帝她只要负责决策、把握方向就好,具体的自然有大臣们去做,不然养着他们干嘛?她可不想像诸葛亮那样事无巨细都要过手,最后劳累而死。

谷运筹他们走了之后,她又立即按例召见了当地七品及以上官员,虽是一起召见,但该问的想问的她一个也没落下,即表达了对地方官的关怀,也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虽然他们并不是百分之百实话实说。

她想知道的不多,只是关心百姓日常生活而已,比如当地情况怎么样?百姓过的如何?温饱否?有衣穿否?有田地耕种否?农事如何?可有不顾圣令欺压百姓继续圈占土地者?

可惜她有点问错了人,因为被问的都是些想升官发财的大臣,所以他们的回答简直比她想听的还要好听,听着心里是挺高兴,可她又不傻,若真如他们所说的那么好,那岂不是进入了小小康社会?

在这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可能吗?简直比天上掉馅饼还不靠谱!若不及时制止,好不容易被她纠正的朝堂之风岂不是又被这些溜须拍马的大臣所带坏。

她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当堂大发雷霆,不仅呵斥了这些大臣,还罚了他们半年的俸禄,倘若被她发现再有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言过其实者,直接降级留任。

随行记录的左史官记:帝按例召见代河当地官员,当地官员阿谀奉承、夸夸其谈,凤颜大怒,当殿呵斥,罚俸半年,凡再犯者,一律降级留任。

不仅代河的地方官们被吓到了,退出殿外脚都是虚的,左史官也被吓到了,她跟随陛下这么多年,从未见陛下发过这么大的火,生怕天子一怒血流成河,还做好了死谏的准备,幸好陛下非昏君,没有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今天该召见的大臣都见完以后,她又问了一下晚宴准备情况,知道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开展后,便微服出宫了,带了不少人和钱,还带了些驻守山庄的禁军,过了渡明桥便直奔闹市。

“少主,这里就是渡河城内的官营铁器铺了”在前面带路的便装禁军一直走到一家二层楼建筑外才停下转身恭敬行礼道。

禁军是永久行宫驻军,行宫分为永久行宫和临时行宫,像皇家园林山庄这样有专人管理守卫的就是永久行宫,像她出巡路上临时作为下榻之地的地方则是临时行宫,可能是府衙,也可能是某一大臣或者富商的家里,她在就称为临时行宫,一旦离开就不得再以行宫称呼。所以行宫一般都是指永久行宫。

皇家除了皇家园林山庄这个行宫以外,另外还有四座行宫,其中有一座行宫为原神朝和渠朝的皇宫,华高祖不忍毁坏就改成了行宫,每座行宫都有一定的宫侍和禁军驻守。日常修缮管理和人工,那样不是钱,每年光花在行宫上的开支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也换了便装的路关初有点不明白陛下想干什么,刚刚去了官营盐铺,除了溜达一圈东看看西看看,问了问价格,什么都没买,现在又来官营的铁具铺,难道是来视察的?有这个可能,便也多了个心眼,希望能为陛下排忧解难。

看着这栋建筑,不愧是官营铁具铺啊,和之前的官营盐铺有过之而无不及,她并没有立即进去,而是和之前去盐铺一样在外面等了一会,也和之前一样,哪怕她看上去非富即贵,店里的伙计什么的也都像没看见一样,和其他私人店铺,光服务就立见高下。

没人邀请,那她就只能自己进去了,一进去就让她大吃一惊,各种铁制农具、工具摆放的乱七八糟,之前的盐铺好歹还分品种精细摆得整整齐齐,让她气不打一处来,手握拳、松开,又握拳,又松开,总算是冷静下来,“给我来一套农具,要全套”。

各种闲散的伙计听到她要买一套铁制农具也没有半点积极和高兴,倒是眼高于顶的让她先掏银子,路关初哪里见过陛下受这种气,想上前呵斥却被制止了,让常笑的路关初难得的冷了脸,不悦的上前付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