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大人真是英明,既严惩了恶徒,又给了悔过之人一线生机。”一位书生模样的人感慨道,频频点头,手中折扇轻摇。
“是啊,这才是真正的青天老爷,不偏不倚,让人信服!”一位老者捋着胡须说道,脸上满是欣慰之色。
包拯退堂后,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纷纷散去,望着百姓离去的背影,包拯微微摇头,轻叹一声,而后转身走入后衙,范桐、公孙策、展昭、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及包勉紧紧跟在其后。
后衙花厅,众人分宾主落座,范桐拱手说道:“希仁兄,如今你为庐州除去一害,小弟代百姓们向你致谢。”
小主,
包拯连忙起身还礼,神色谦逊,说道:“范兄言重了,为官一任,自当造福一方,此乃包拯分内之事。”
“希仁兄,此外所查获的官盐,此刻仍封存在小弟的官仓之中,还望希仁兄定夺。”随后,范桐轻捋胡须,眉头微皱说道。
包拯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勉儿,公孙先生,你二人即刻将官盐数量逐一清点,登记造册,待本府回京后悉数上缴国库,由陛下定夺。”
包勉和公孙策领命而去。包拯在花厅中来回踱步,双眉紧锁,心中思索着这一系列案件背后可能隐藏的更深层次的阴谋。
“希仁兄,难得回来一次,不妨多逗留数日,你我兄弟二人好好聊聊,如何?”看着包拯一脸愁容,范桐出言宽慰道,眼中满是关切。
包拯停下脚步,拍了拍范桐的肩膀说道:“范兄,并非愚兄不肯,实乃陛下尚在宫中等待愚兄的消息,愚兄打算明日便启程回京。”
范桐听闻,脸上露出一抹遗憾之色,轻轻叹息道:“既然如此,希仁兄以国事为重,小弟自当理解。只是这匆匆一别,不知下次相见又在何时。”
包拯说道:“范兄莫要感伤,待此事尘埃落定,包拯定当再回庐州,与兄把酒言欢。”
这时,公孙策和包勉走了进来,公孙策拱手道:“大人,官盐数量已清点完毕,登记造册也已完成。”
包拯微微点头:“甚好,咱们这便回去,明日一早启程回京。”
包拯言罢,携公孙策等人回到包府。一踏入花厅,只见吴妙贞、包海及李如烟已然等候多时。李如烟见包拯等人进来,赶忙起身相迎,“三弟,勉儿,此次多谢你们为我洗刷冤屈,请受李如烟一拜。”言毕,便向包拯及包勉叔侄行了个万福礼,眼中泪光闪烁。
“二嫂,不必多礼。且不说咱们是一家人,哪怕是外人,只要蒙冤受屈,包拯自会主持公道。”包拯轻捋胡须,目光温和地看着李如烟说道,脸上带着宽慰的笑容。
包拯接着又道:“如今真相大白,二嫂往后可安心度日。若再有难处,只管来找包拯。
“勉儿,以前二婶多有不妥之处,还望你莫要放在心上,二婶从今往后定然会改过自新。”李如烟说罢,又看向包勉,满脸愧疚之色,眼中满是悔意。
包勉连忙起身,恭敬地说道:“二婶言重了,过去之事不必再提,只要二婶日后一心向善,便是极好。”
李如烟微微点头,眼中满是坚定:“勉儿放心,二婶定不会再行差踏错。”
这时,包拯说道:“一家人本该相互扶持,过往种种皆已过去,往后当和睦相处,共守正道。”
众人纷纷应是,花厅中的气氛愈发融洽,人人脸上都洋溢着欣慰与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