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捧着晁错进献来的一卷薄薄的小册子,恭敬的呈递到刘彻手中。
刘彻接过来,翻开来仔细看了看。
公孙弘的文字功底,自然是极好的,字也写的非常漂亮。
读起来,居然还朗朗上口。
而且,看得出来,这些日子,公孙弘用了不少心,最起码,把吕氏春秋和管子什么的啃了一遍。
讲出来的道理,看上去还是很能忽悠人的。
“只是,儒家色彩还是太浓厚了一些……”刘彻将这个册子放到一边,心里想着。
不过,也不能怪公孙弘。
现在,哪怕是汲黯,也料不到,刘彻这个过去一直对商贾喊打喊杀,极尽打压之姿态的皇帝,居然会在心里有一个扶持甚至鼓励商贾的念头。
所以,表面上,刘彻还是装出一副很喜欢的模样,道:“此子所论,颇合朕意!尤其是‘国不益赋,海内用饶’八字用的极好!”
刘彻对晁错问道:“御史大夫,此子如今安在?”
“回禀陛下,此子目前正在殿外……”晁错恭身答道。
刘彻闻言,呵呵的笑了一声。
更关键的是,这样做,还能让大臣们尤其是士大夫们,产生代入感,产生一种自己是国家主人翁的感觉。
这可是至关重要的!
没有这个前提,皇帝一个人自说自话,自弹自唱,你就算是把牛皮都吹上天了,又有什么用?
这是刘彻在上次干趴了列侯串联后,这几个月自我检讨和反省的经验心得。
其实,上一次列侯串联,也把刘彻吓坏了。
作为穿越者,刘彻哪能不知道王莽跟王安石的下场呢?
这个世界上,可并不是你有道理,你想做好事,你就一定能成功。
尤其是政治之事。
官僚跟权贵们,可是有一万个办法,把皇帝玩的欲仙欲死。
所以,在经过上次之后,刘彻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