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之事,至此基本定了下来,剩下的琐事,譬如学制,每季度的考核还有考核标准,自然有文臣跟博士们去商议。
身为皇帝,刘彻只需要定下框架跟基本政策就可以了。
真要事事都自己去办。
前有秦始皇,后有诸葛亮。
刘彻迟早累死……
为了多活几年,刘彻可不想什么都管。
他甚至,从现在开始,就已经在为长寿做准备了。
北平侯张苍,济南的伏生,还有郡国地方的百岁老人的养生之法跟长寿秘诀,都被刘彻弄来了……
刘彻现在就在上林苑里,养了几头专门产奶的牛……
“丞相!”刘彻看向周亚夫,问道:“武苑的学生,可已经确定下来了?”
相比太学,武苑的准备工作,就早了许多了。
早在去年,定下武苑的制度后,刘彻就让军方开始推荐深造的人了。
当然,跟太学一样,刘彻知道,这头几批,肯定是官二代贵二代******们的狂欢。
毕竟,韩信的兵书和用兵思想。是楚汉争霸时,汉军这一方的精髓所在。
虽然,可能很多,都已经不适合未来战争的需要了。
但是,其用兵思路跟战略思想,却是能共通的。
即使不考虑这些,单单就是给子孙后代,留些物质文化遗产,保全韩信的心血,也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列侯们听了刘彻的询问,却都是眼观鼻,鼻观心,没有一个人站起来主动捐献。
刘彻看着也不急。
他清楚,这些家伙,就算愿意捐献,也不会在这样的公开场合捐献。
不然,那不就成了****了?证明了他的祖先当年瞒着惠帝、太宗,私藏逆贼之物?
欺君之罪,可是要掉脑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