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低调的婚礼(1 / 2)

李有福的老妈王秀清 。

暗地里悄悄找了个懂行的人挑选黄道吉日 。

这不,结果一出来,巧了 。

第二天正好就是个好日子 。

要是错过第二天 。

那可就得再等上七天,才有下一个黄道吉日 。

王秀清哪里愿意多等这几天呢 。

当天就风风火火地安排村子里的妇女帮忙贴报纸 。

这些报纸可都是她从轧钢厂里面一趟趟带回来的 。

为了儿子的婚礼,她可是一点都不马虎 。

同时,她又指使自己的弟弟王海远 。

让他从村里的家具厂运送一些家具到老房子这边来 。

说起村子里面的这些厂 子。

可还都是在李有福的建议下才一一办起来的呢 。

而且家具厂里那些新颖的款式 。

全部都是李有福无偿提供的 。

王海远和村里面的人,还有家具厂的人凑在一起商议了一番 。

大家一合计,都觉得李有福对村子的帮助太大了 。

决定由家具厂把这批家具送给李有福 。

就当是感谢他对村子做出的巨大贡献 。

现在上河村、下河村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红火 。

甚至可以说,整个沿河大队的人能过上好日子 。

全都是沾了李有福的光 。

要是没有李有福 。

哪会有大家今天的幸福生活呢 ?

李有福 ,不但他自己有福 气,连他们这些村里的人也跟着沾了他的福气。

当年李有福出生之时, 王秀清做的梦真是太准了 。

也已充分的印证了她这个梦的准确性。

整个清水河的水面上,密布着密密麻麻的大鱼。

这可是象征着年年有余 ,天天有余, 时时有余, 而且还是有大余呀!

而村民们的好日子,也正是从在清水河中 捕鱼,在清水河面上种植 水稻开始的。

大家一直都想找机会感谢李有福 。

可李有福啥都不缺,啥都不差 。

感谢的机会实在是不多 。

现在李有福结婚了 。

大家终于逮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

李有福可是从上河村走出去的人才 。

最关键的是,他给村子做出了极为长远的规划 。

就看看他们这个小小的生产队 。

都有多少个厂子了 。

竹编厂、家具厂、木材厂、砖瓦厂、罐头厂 。

还有清水河边的砂厂 。

以及鸭子养殖场、河边用木栏围起来的水产品养殖场 。

每年,上、下河两个村子都不种庄稼 。

而是专门培育良种 。

要是没有李有福 。

他们两个村子怎么可能会有培育良种的好机会呢 ?

而且,他们葫芦山谷里的人参 。

最年长的都已经二十几年了 。

李有福对村子最具长远眼光的规划,就是人参种植 。

现在村子里的原住民中的老人 们。

只要一有空,就喜欢不辞辛苦地翻山越岭 。

去葫芦山谷里面看看那些山壁上那一片片的人参 。

这些人参虽然是种植的 ,但却是种植下去之后就不会再管 ,任由它们自然生长。

这些人参,最多就是用山谷中养殖的兔子粪便,混合泥土发酵之后撒在山壁上面 一点,其他就再也不会有多余的动作。

看到葫芦山谷里的那些果树,特别是那些人参 。

他们心里就充满了底气 。

这可是他们老一辈留给后世子孙的巨大财富啊 。

虽然村里的老人们可能看不到百年人参收获的那一天 。

但是他们完全可以想象到以后那令人激动的场景 。

以前,他们只是一个只有上百人的小村子 。

现在呢,已经发展成了上千人的大村 。

在村子里那些灾民进驻的第一天 。

村子里就和他们说得明明白白 。

葫芦山谷里面所有的一切,属于原住村民 。

永远都只属于原住村民们 。

那些灾民当时能有人收留 。

能有碗饭吃,能活下去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

哪里还敢奢望太多呢 ?

当时在李有福的建议下 。

双方可是签字画押 。

并且经过公社和大队进行公证了的 。

除了葫芦山谷以外 。

村子里面其他那些种植的果树 。

还有所有的厂子,都可以和那些灾民们共享 。

那些后来加入上河村的灾民们 。

对于能过上现在这样的日子,已经非常满意了 。

住在崭新的房子里 。

家里摆着崭新的家具 。

每天有厂子可以上班 。

不但有工资拿 。

而且地里收获的粮食也能分上一份 。

这样的日子,相比他们以前 。

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

这可是他们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美好生活啊 。

如果再想要分葫芦山谷里面别人种植的人参, 那简直就是太过分 ,太不知足了 ,也太不知好歹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且,在当时可是讲明了的 ,谁如果想要动歪 念,分葫芦山谷里面的人参, 这样的人将会被逐出村子。

为了保障原住村民们的合法权益 ,上河村生产队 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选举 村长或者生产队长,都只能在原住民当中挑选。

而且不光是上河村 ,下河村 ,秦家村 ,陈家村,沿河村生产队,同样也是如此的规定。

如果不同意的灾民,可以不加入该村。

可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 ,灾民们能有村子 收留,能够将他们当成新的村民 ,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初八 。

天刚蒙蒙亮 。

上河村就热闹得炸开了锅 。

李有福家在上河村的土墙房子 。

在一片喜庆的红色之中显得格外耀眼 。

虽说只是一场简单的婚礼 。

可村里的大伙都跟自家办喜事一样 。

拿出了十足的热情 。

非要把这场婚礼办得热热闹闹、风风光光 。

房子的三间屋子都被仔仔细细地打扫了一遍 。

墙壁上贴上了崭新的报纸 。

一个个红双喜字在阳光的照耀下 。

熠熠生辉,喜庆得不得了 。

从村子家具厂拉来的桌椅板凳 。

摆放得整整齐齐 。

虽说这些家具就只用这一回 。

但李有福也没在这上面计较 。

毕竟大家的心意,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

院子里 。

几个婶子大娘正忙得热火朝天 。

准备着婚宴 。

大锅里煮着热气腾腾的饭菜 。

那香味直往人的鼻子里钻 。

弥漫在整个院子里 。

馋得人直咽口水 。

男人们则在一旁帮忙搬东西、布置场地 。

时不时传出阵阵爽朗的笑声 。

那热闹的氛围,仿佛要把这冬日的寒冷都给驱散了 。

李有福穿着一身干干净净的中山装 。

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一丝不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