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舅舅,等等保儿!(2 / 2)

朱标低头不语。

朱元璋冷哼一声,不满道:“不说了,净说些咱不喜欢听的。”

一时无话。

一阵寒风吹过,也是有些冷。

朱标朝朱元璋身边挪了挪,朱元璋虽然面色不喜,但也是朝朱标这边靠了靠,替朱标挡了挡风。

朱标靠着朱元璋的手臂,轻声道:“父皇,儿臣今天想起文忠大兄了。”

朱元璋面色一滞,叹气一声。

朱标缓缓道:“当年父皇忙着带兵打仗,是大兄在带着儿臣,后面大兄为父皇器重,开始带兵打仗。”

“当时还小,听到地方百姓说大军是义军,还问过大兄,什么是义军,还问大兄,汝军纵兵劫掠乎?”

“当年大兄只回了儿臣几個字,儿臣记忆犹新:擅入民居者死!”

“大兄从带兵打仗开始,便一直坚守着这点,而我大明的军队,之所以能成为威武之师,王者之师,也得益于此。”

“大明爱民!”

“以前我并不懂大兄为什么这么在乎百姓,后面大兄给我讲了,因为大兄在没有投靠父皇前,也过的是那样的日子。”

“他体验过!”

简单的几个字,道尽了底层无穷的辛酸跟苦难。

朱元璋听着,原本还满是欣慰的脸上,顿时凝固,凝结成冰霜。

他苍老的,满是皱纹的脸上,渐渐变成了一种辛酸、同情、自责和苦涩,种种情绪交织在了一起。

是啊。

他为什么能夺得天下?

因为他体验过那种朝不保夕、流离失所、人不如畜牲的日子,无数次的担惊受怕,无数次的仰天痛哭,无数次的濒临死亡。

这些他都体验过。

所以更不想家人再体验。

而保儿跟很多人不同,保儿他始终坚守着良知。

这一点随他父亲李贞。

心善。

朱元璋轻声道:“保儿心善。”

“当初咱特意让保儿跟着常遇春学打仗,常遇春打仗喜欢冲杀在前,性格刚直如火。”

“不过也嗜杀。”

“咱就想磨磨保儿的性子。”

“那时常遇春每打一仗,就会想着杀俘,保儿当时就去劝,说着这些人无罪,都被抓了,不该杀。”

“只是最终被常遇春教训了。”

说到这,朱元璋咧嘴一笑,似想起了当年的一些往事。

他笑呵呵道:“当时常遇春告诉保儿,爱民可以,但抗元不是只打一仗,后面还有五仗,十仗,百仗。”

“他固然杀俘。”

“但只要仗结束的越快,死的人就会越少。”

“咱到现在都还记得保儿当时来找咱时眼里的委屈跟无助。”

朱元璋乐出了声,但很快眼神又黯淡了下去,道:“只是保儿最终还是没变,后面咱让他单独领兵。”

“他面对路上那些祈求和无助的眼神,面对着路旁冻饿而死的尸骨,还是会生出恻隐之心。”

“咱记得当时进攻福建,刚平定建州、延州、汀州,保儿见城中一片萧瑟,自作主张,开仓放粮。”

“还用自己的私产,去救济城中百姓,还让自己属下将官,收养城中弃婴,正因为此,咱才能这么快平定福建,平定江南。”

“保儿对建立大明有大功。”

朱元璋情绪越发低沉跟失落了,他当初问过保儿有什么志向,保儿笑着回:他想为天下百姓开太平。

如今天下太平了。

保儿呢?

朱元璋缩着身子,显得很孤单跟无助,还有几分自责跟悔恨。

父子二人都没再说了。

气氛有些伤感。

就在父子二人沉默时,突然一阵风吹过。

一个年纪大约十七八岁的少年,在他们不远处如风般跑着,而在少年的身后,跟着一个刚掉门牙的孩童,在后面奶声奶气的喊道:“舅舅,等等保儿,等等保儿。”

看到眼前一幕,朱元璋神情有些恍惚,过往的一幕幕不断浮现,眼泪再也抑制不住,从眼角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