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蓝樱不曾动摇半分,愈发确定自己的行为。
云敬梧沉默半响,而后伸手揽过阿樱,说:“那好,我们一起去。”
大王忙着四处征战,今年由他作为中州的代表去参加中州祭祀大典。
次日,情义亭。
云敬梧和舒义相对而坐,饮酒。
“听说昨日你在咨议室晕倒了。”舒义问,“真的还是装的?”
“大王面前,如何敢装?”
“我还以为你是不想大王再动干戈,故意为之。”
“这两年来,大王不断加强军备,我必还会继续相劝。”大王有大王的执着,那是他的权势和他的称霸之道所决定的,中州数百年的大国强国,无不如此。而云敬梧既为相,得舒义信任,得大王器重,他会尽全力为东霁百姓,但也不是一个唯大王命是从的拍马屁的丞相,他认为,既为相,便是大王的头脑,便须时刻保持清醒、独立,谏忠言是他的职责所在,虽然历朝历代,谏忠言的人难有好下场,但至少就他对桓帝的了解,桓帝比其他国主的心胸更宽广,桓帝有自己的方式方法,但也容得下臣子的逆耳忠言。最重要的是,舒义一直对自己信任有加,这让云敬梧对自己的治国之道颇有信心。
舒义饮下一杯酒,叹一口气。说:“大王奉行远交近攻的政策,对周边的山戎国、狄国有觊觎之心,对西良国亦是,只是西良是大国,大王审时度势有意对小国用兵。对近两年崛起的北燕倒是有意结交。”
“大王派了舒义出使北燕吗?”今日不只是云敬梧的送别,亦是舒义的送别。
舒义点头,桓帝知晓舒义识人之术无人能敌,对于北燕国主,是交善还是交恶,桓帝都希望舒义先去探探。
桓帝让云敬梧去中都,让舒义去北燕,也是因为这两个人极力劝阻他止兵戈,而桓帝往往觉得他们说得在理,等晚上就寝时,又被满脑子的作战思想所左右,他桓帝要以自己的方式壮大东霁,不能让他们乱了自己的节奏。因为小婉的关系,桓帝又不好对他们动怒,干脆把他们支得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
“敬梧,你说,大王什么时候才能把眼光收回来,放到治理内政上来?”舒义问。
“我想,一场大败吧。”云敬梧猜测。现在的大王年轻气盛,精力充沛,鼓舞得东霁将领和士兵也是图勇不图谋。虽有小败,但也常有小胜,加之这两年东霁丰收,军备不缺,大王暂且还不会停下他征伐的步伐。
舒义扼惋,补充说:“南关有宁家军驻守,加上听说靖伯侯也在那里,南关边疆无碍。”江夔离开盛都后,虽没了朝职,但大王给他保留了侯爷的爵位,他随时可回都领职。
“北境强国北缙朝堂动乱,经济民生亦有所倒退,不足为惧。新崛起的北燕,大王有意让舒义结交,败不会来自北。”云敬梧说。
舒义点头,继续说:“中州之东,唯有我东霁,开国,卫国那些诸侯国,自见到谭国的结局之后,根本不敢再起野心。纷纷卖官鬻爵,端木以钱财之巨,亦成了一国丞相了。”
“而中都共主,”云敬梧摇头,“主观上,尚礼不尚武,客观上,军备不足,各诸侯国在纳贡上偷奸耍滑,他们已经很多年没有收齐过属于天源王朝的贡品了。”
经过盘点,他们把目光投向了西关西良国。那的确是东霁的克星,桓帝的克星,亦是云敬梧的克星。
。。。
一年一度的中州祭祀大典。云相作为东霁的代表,提前五日到了中都官家驿站下榻。不,应该是提前七日,云敬梧带着蓝樱两日前悄然进了中都,住进端木开设在西南角的客栈。云敬梧习惯于提前熟悉他将要面对的环境。中都历史悠久,他带着蓝樱去了中都一些有意义的地方,比如中都北面的石壁城。
据说,八百年前,天源王朝首任君王就是从这里攻入中都擒住了前朝的暴君,建立了天源王朝,那里是天源的起点,和天源国主一起攻伐天下的臣子均在那里留下过承诺和信念。后来,他们的后代也常常到这里缅怀,即便他们被封了诸侯王,即便他们不可一世不愿再尊共主,但他们对石壁城的虔诚却是丝毫没变,他们可以不去王宫饮宴,但一定会到石壁城膜拜。
云敬梧一边带蓝樱登石壁城,一边同她讲这里的起源故事,蓝樱只是静静听着,她更多的是关注到,公子登阶梯时很是疲惫,每走几步就要停下来为她讲解一处的印记。比如这里,天源共主举行誓师大会,比如那里,东霁王先祖擒住了一只上古妖兽饕餮,比如这里,南杵王先祖斩杀了十大恶人。比如那里,北缙王先祖带着他的人登上石壁城,为天源共主打下了决定性的一战,比如这里,是孤竹王先祖。
“孤竹王?”蓝樱疑惑,莫非自己的先祖在建立天源王朝时也立了一份功。
“是啊,”终于引起这女人的注意了,前面他滔滔不绝说了那么多,蓝樱都只是漠不关心地听着,说到孤竹,她才有了一点反应。云敬梧继续说,“孤竹国的先祖并非天源国主的跟随者,而是被天源王朝推翻的前朝的世家贵族,他们本该被天源共主一起歼灭的,但是这个家族里的出了两个人,他们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不参与争夺天下,只坚定不移地守他们的信仰。天源共主赐予他们粮食,他们却指控天源共主杀戮太多,赐予的每一粒粮食都是罪恶,他们宁愿饿死也不会吃天源共主的一粒米。天源共主钦佩他们的志气,于是把他们迁到北边,扔进林子,让他们自身自灭,离开的时候,共主在这石壁城亲自为他们送行。直到几百年后,孤竹国成立,世人才又记起了他们。”
蓝樱了然,原来这就是自己的来处,公子懂得真多。她问:“那公子?”
“我?”
蓝樱点头,她想知道公子的来处。
“去。”蓝樱不曾动摇半分,愈发确定自己的行为。
云敬梧沉默半响,而后伸手揽过阿樱,说:“那好,我们一起去。”
大王忙着四处征战,今年由他作为中州的代表去参加中州祭祀大典。
次日,情义亭。
云敬梧和舒义相对而坐,饮酒。
“听说昨日你在咨议室晕倒了。”舒义问,“真的还是装的?”
“大王面前,如何敢装?”
“我还以为你是不想大王再动干戈,故意为之。”
“这两年来,大王不断加强军备,我必还会继续相劝。”大王有大王的执着,那是他的权势和他的称霸之道所决定的,中州数百年的大国强国,无不如此。而云敬梧既为相,得舒义信任,得大王器重,他会尽全力为东霁百姓,但也不是一个唯大王命是从的拍马屁的丞相,他认为,既为相,便是大王的头脑,便须时刻保持清醒、独立,谏忠言是他的职责所在,虽然历朝历代,谏忠言的人难有好下场,但至少就他对桓帝的了解,桓帝比其他国主的心胸更宽广,桓帝有自己的方式方法,但也容得下臣子的逆耳忠言。最重要的是,舒义一直对自己信任有加,这让云敬梧对自己的治国之道颇有信心。
舒义饮下一杯酒,叹一口气。说:“大王奉行远交近攻的政策,对周边的山戎国、狄国有觊觎之心,对西良国亦是,只是西良是大国,大王审时度势有意对小国用兵。对近两年崛起的北燕倒是有意结交。”
“大王派了舒义出使北燕吗?”今日不只是云敬梧的送别,亦是舒义的送别。
舒义点头,桓帝知晓舒义识人之术无人能敌,对于北燕国主,是交善还是交恶,桓帝都希望舒义先去探探。
桓帝让云敬梧去中都,让舒义去北燕,也是因为这两个人极力劝阻他止兵戈,而桓帝往往觉得他们说得在理,等晚上就寝时,又被满脑子的作战思想所左右,他桓帝要以自己的方式壮大东霁,不能让他们乱了自己的节奏。因为小婉的关系,桓帝又不好对他们动怒,干脆把他们支得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
“敬梧,你说,大王什么时候才能把眼光收回来,放到治理内政上来?”舒义问。
“我想,一场大败吧。”云敬梧猜测。现在的大王年轻气盛,精力充沛,鼓舞得东霁将领和士兵也是图勇不图谋。虽有小败,但也常有小胜,加之这两年东霁丰收,军备不缺,大王暂且还不会停下他征伐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