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骑了没一会,突然看到有三个孩子骑着自行车迎面而来,这一下子他猝不及防。带头的那个孩子他不怎么认识,旁边有个瘦高个他熟悉的不得了。还有一个胖孩子怎么回事?不得不重点提出来说一说,实在是过于勇猛,撇下自行车,从地上随意捡起一根棍子。
他自信的心想,我骑个摩托车,你们骑的自行车。殊不知那孩子们的心里怎么想的,光脚不怕穿鞋的,人多势众打你一个绰绰有余。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看着那小子来势汹汹,这人也是为了自保才不会惯着他,上去就是一个左正蹬,直接干翻了他。那两个孩子看小胖子不敌,也加入了战斗。瘦高个骑着自行车冲过来,直接撞到这个人;瘦小个顺势也骑着自行车来到这个人的面前,上来就是一个大摆拳,正好打中了他的腹部。
虽说是孩子,可是寸劲力量不小。由于是属于借力打力,这个人的肚子受到了重创。还好打架经验比较丰富,挨打的次数比较多,恢复状态也很好,不然这一下就该倒下了。
这个人深知,此地不宜久留。如果这样持续打下去实在没意思,赢了,没地位;输了,很丢人。还好他带了头盔,打了几个回合都没掉,很好的保护了自己,没有被任何人识破。
他快步走到摩托车旁,扶起车来。用力的踩几下油门,车子一发动。
“嗡嗡嗡~轰隆隆隆……”
霎时间,后面的排气孔浓烟滚滚。他大声喊到:“别挡着我,我要冲——过——去——了!”
孩子们只是愣,不是傻。纷纷闪开一边,任由他去吧。只有小胖子大声喊:“我知道你身上的味道,你别让我逮——到——你!”
这也算是不打不相识,就比小胖子与这人结下了梁子。只认味道不认人,后面几次遇到就会毫不客气的动手,用全力打的那种。至于为什么这么恨他,可能就是这一脚的原因。
总而言之一句话,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没有无言无辜的爱与恨,这是立场的问题,无论是哪一边都涉及舆论。
这个人现在很狼狈不堪,即便是他已经全身而退。车子停在路边,安全帽摘下来放在坐垫上。他捂着胸口咳了几声坐在马路牙子上,心跳一直在加速。
“嘿!章羽财。”
“你怎么来了?神出鬼没的。”
“我来了,你就有办法了。”
来的这个人,当时五十几岁的年纪,可头发偏偏是白的多黑的少。章羽财只知道他姓王,叫什么其实不重要,平时也不称呼全名,最多尊重的时候叫他“王老师”。王老师教数学的,在新乡镇双塔寺初中任教。此人很邪乎,年轻的时候对数字不敏感,解一元一次方程,对他来说就是“研究”天文一样。甚至刚好赶上1975年知青,那两三年在乡下小学教过语文。
王老师在下放这段时期里,填档案是积极的,其实内心比较抵触。一方面是国家当时先进的政策,另一方面是为了充实自己。做一个干净的人,就得洗涤身心的污秽。平时也没什么爱好,就是喜欢读书看报,教年纪小的孩子读书已经足够。
直到这一天,他改变了想法。由此可以看出,有时候对乡下的偏见没错。这都归功于平时的习惯,喜欢听别的老师讲课,想从他们的嘴里得到与自己不同的想法。
当这个老师突然解了一道数学题,是关于2+2 的问题。
“同学们。你们看这道题,3-2=5。拿一个等边三角形举个例子,割掉两个角。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纸来……”
听到这里,王老师不由得怒了。大声呵斥道:“你说的不对!你怎么能这样解释?”
那个老师用怀疑的眼神看着他,指着坐在后排的他说:“那好。这位老先生!你觉得这题怎么做?那你上来给我解释一下。”
王老师好无语,毕竟他现在教的是语文。如果解释错了的话,属于跨界了,还伴随有扣分的风险。迟疑了一下,咳嗽了两声解释说:“咳咳~好吧!我刚刚听错了,不好意思!您说的对!”
那个老师不依不饶的说:“说的对?说的对你瞎起什么哄。你要么好好听课;要么你忙你的。”
王老师心想,自己的能力不行,也不能欺骗孩子。作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自身实力要过硬。自己现在教的是语文,《三字经》里有一句表示:教不严,师之惰。孩子们都是无辜的,他们是朝阳;他们是花朵;他们是海绵。这种米里掺沙的教学方式,就是把孩子扼杀在摇篮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直到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正是这一年,他以知识青年的身份报考了。目标是安东省师范大学,专攻数学。第一年,数学18分,没考上;第二年,数学8分,没考上;第三年,数学38分,没考上。
转眼间,时间来到1980年。时代变了,考试又面临了一次改革,多了个新科目——英语必考。由于之前屡败屡战,那年他的数学考了将近满分。这次新的挑战又是人生当中的滑铁卢,英语高达6分,创下了所有科目最新低。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整个1981年的上半学期,他本打算回到原住地。可是他那不服输的意志力,先去学校任教旁听,加上勤工俭学买英语的练习资料。他的小目标,满分100分中得90分。可最终还是事与愿违,王老师这次由于长时间的偏科,导致其他几个科目成绩下滑。那一夜他抱头痛哭,属于他的出头之日在何时?
有志者,事竟成。经过暑假的那一段时间的反省,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天赋不够,光知道努力是没用的。
“你总算是考上了!”
“什么?”
“我说,你考上了!这是你的大学通知书。”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考上了!哈哈哈哈哈……”
说这些话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1982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总算成功了。六年了,他知道了什么叫如愿以偿。
“安东省师范大学。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