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烟雨楼,天圣教故人(2 / 2)

“新科状元叫做什么?”李思思微微挑眉,心中涌起一丝好奇。

“好像叫做徐什么建的!”彩萝歪着头,努力回忆着。

“徐子建?”李思思心中一震,这个名字她可不陌生。可以说,李家的衰败,有一半是和他有关。当初在济州,李师道等人针对徐子建,却被他巧妙地挫败。

然而,李思思却对徐子建恨不起来。

毕竟,当初李家确实是不明事理,在不清楚事情原委的情况下就贸然针对徐子建。

小主,

而且,也正是因为徐子建,她才看清了徐坤的真面目,明白了自己曾经的感情是多么的盲目。

“对对对,就是徐子建!听说那天全城的姑娘都出来看这个状元郎了!”

彩萝兴奋地说道,仿佛又看到了那天热闹的场景。

李思思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好奇,有感慨,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期待。

“噢,徐公子可有婚配?和哪家勋贵大臣的小姐定亲了?”她好奇地问道。

彩萝语气中带着一丝羡慕,说道:“听说是一个小官家的女儿,很早之前就定下婚约了。即便很多大官家的夫人打算和徐公子结亲,徐公子也没有答应!”

“徐公子真乃正人君子也!父亲当年做错了,不该听信那个小人之言!”李思思感叹道,心中对徐子建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徐公子授了什么官职?”李思思继续问道。

“枢密院都承旨还有翰林侍读!”彩萝回答道。

李思思闻言,眼色一凝。

枢密院都承旨和翰林侍读,这两个官职可都不简单。

她心中隐隐有了一种预感,以后若是和徐子建见面,怕是要刀兵相见了。

……

戌时的梆子声惊醒了李师师的回忆。

她扶着彩萝踏出房门时,整座烟雨楼已如绽放的优昙婆罗。

七十二盏琉璃宫灯将中庭映得恍如白昼,龟奴们捧着鎏金酒壶穿梭在珠帘绣幕之间,空气里浮动着龙涎香与女儿红交织的奢靡。

"诸位贵客——"老鸨拖着长长的吴侬软语掀开帷幕,"让我们师师姑娘献上一曲《霓裳惊鸿》!"

李思思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

她知道,自己的身份是烟雨楼的头牌李师师,此刻,她需要以最美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

烟雨楼的高台上,装饰华丽,灯火辉煌。在众人的期待中,一阵清幽的琵琶声响起。

李思思身穿紫衣,面着轻纱,玉指翻飞,弹奏的赫然是那首名曲《霓裳惊鸿》。

伴随着琵琶声,李思思婉转的歌声响起。

她的歌声如黄莺出谷,清脆悦耳,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

随后,她更是一边弹奏一边跳舞,身姿曼妙,如同仙子下凡。

琵琶声和她曼妙的舞姿,引得受邀前来的客人们叫好声此起彼伏。

众人纷纷沉醉在她的表演之中,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表演还没完,李思思一曲舞罢,拿起书案上的兔毫笔,在一张挂在面前的画布上一边舞动一边挥墨。她的动作轻盈优美,如行云流水般自然。

不一会,一幅江南烟雨图就呈现在众人面前。画面中,细雨如丝,烟柳画桥,仿佛能让人感受到江南的那份柔美与诗意。

李思思朝楼下的观众缓缓行礼后,转身离开。

她的背影,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的优雅与神秘。

这一夜,烟雨楼的新头牌李师师名动汴京。

大半个汴京的文人都知道,烟雨楼多了一个歌舞双绝、琴棋书画精通的头牌李师师。

有人写诗对她的容貌夸赞道:“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凤眼半弯藏琥珀,朱唇一颗点樱桃。露来玉指纤纤软,行处金莲步步娇。白玉生香花解语,千金良夜实难消。”

然而,在这繁华与荣耀的背后,李思思的心中却依然有着无尽的忧愁与迷茫。

子时的更鼓声中,李师师拆开发髻间的累丝金凤簪。

铜镜映出她后颈的刺青——朵九瓣莲花,这是天圣教圣女的印记。

三个月前接过这枚金簪时,师傅云中子的叮嘱犹在耳畔:"记住,你要找的是藏在《千里江山图》里的江南禁军布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