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到这个时候,匡朝终于找对了打败西夏的正确战略。
野战,不是打不过的问题,而是,找不到西夏主力。所以,先压缩其生存空间、再直捣其兴庆老巢,这才是上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筑城永乐,又遭遇了永乐城惨败。
西夏听闻匡朝欲在夏州、银州、宥州三州交界之处,筑,银川砦,屯兵戍守,甚感威胁,遂,遣军三十万,前往攻取。而匡朝方面,为了加强防御,决定,修筑永乐城。
于是,匡帝顼宗,给,陕西路,战区,送来了一个御前高参:权御史中丞、泾源经略安抚、马步都总管----徐德占。
徐德占这家伙,满脑子的纵横术,一心要在战场上,纵横捭阖。然后,非要在永乐川筑城。
鄜延路经略安抚副使----种子正,反对永乐城的选址,认为,这里没有水源,若失水寨,断绝水源,扛不住西夏人的围攻,必陷绝境。他力主,先筑银州,再沿银州、宥州、夏州、盐州、会州、兰州金城郡一线,逐次增修城堡,筑垒推进,以困逼西夏,稳步逼进。
徐德占不仅未予采纳种子正的建议,并怒斥其,令其留守延州。亲自负责并发动二十几万民夫参与,用时仅十四日,于元丰五年,九月六日,便完成了永乐川筑城的这一工程。然而,由于时间紧迫,永乐城的防御设施并不完善。
结果就是,此战,因,徐德占,狂谋轻敌,新筑成的永乐城,在不久之后,便遭到了西夏大军的围攻围困,截断了水源。激战数十天后,永乐城被攻破。永乐匡军,再被屠戮。徐德占本人,也以身殉国。史称:“永乐筑城”。
元丰伐夏之战,和,永乐筑城之战,总计,数十万匡朝军民,殒命疆场。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了?
之前,是因为,匡朝官家。这次,还是因为,匡朝官家。
元丰伐夏,匡军分五路出击,而,匡帝顼宗,居然,不任命大帅。
然后,五路匡军,各自为战,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来决策”。匡朝真正实践了,这条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管理原则。
但,这条管理原则,纯属扯淡。
匡朝军队在前线打得嗨翻了天,谁也没想过,辎重问题。到最后,不是打不过了,而是,自己把自己,给饿死了。
这就是“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来决策”的结果。
永乐筑城,才真心应该“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来决策”。
元丰伐夏,不任统帅。永乐筑城,高参误军。
全部的神操作,都来自于,匡朝官家。
但是,元丰年间的强势进攻,也不是一无所获。
匡朝向西夏,楔入了五根钉子。
一根,是,兰州金城郡,断了西夏的西北纵深。
另外四根,是米脂、浮图、葭芦、安疆四寨,插入了,匡朝与西夏的边界地带----横山地区。
但是,保守派上台了。
保守派,就是,保守着,认怂。
这些人认为,跟西夏打仗,就是徒耗国力,得利的,是前线将帅,吃亏的,是朝廷百姓。
于是,这帮家伙,集体开倒车,要把元丰年间,取得的全部战果,拱手送给西夏。
于是,米脂、浮图、葭芦、安疆四寨,重新退给了西夏。
本来是打算连兰州一起退的,但这个决策,蠢得太明显,所以反对声音太大,最后,没退成。
顼宗之后,是太宗之来孙,顼宗第六子,煦宗、匡哲。但煦宗年纪太小,所以,一直由高太后主政。高太后薨逝之后,煦宗开始亲政。因为一直被高太后和保守派,压制得太狠,所以,煦宗一亲政,就发飙,非要继承乃父之志、定要死磕西夏。
于是,匡夏两国间的战争,进入到了,第四个阶段。
罪在西夏?罪在匡朝?罪在开战之人。
如果说,匡夏战争的序幕,是,太宗和恒宗时期,李暨仟,坐大成势。
那么,第一阶段,是,仁宗、匡受益时期,三场大战、三场惨败。
第二阶段,是,曙宗、匡英时期,勉强打平、草草收场。
第三阶段,是,顼宗、匡神时期,将士血染、艰难拓土。
第四阶段,匡朝方面,由匡朝名将,环庆路经略安抚使、陕西提举常平----章质夫,提出了,“以战为守,扼守要害,逐步蚕食西夏疆土”的战略思想,领衔采取了,浅攻扰敌,和,堡垒推进的战术。
这时候,匡朝军队总算打出了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