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天下风起云潮涌,总是不乏人能从风云际会处闯出头来,不论时势英雄谁人排在前头,都无甚差别。
可总也要有许多人在这等时节依然岿然不动,世间种种,对这些位稳坐如山岩的主儿大多束手无策,就譬如在夏松皇城外百里处的孤山寺外守寺的和尚。数月前皇城生乱,可毕竟是有意瞒过大多往来之人,且即便是知晓当日事的往来之人,也不能因此事仍留有余悸,从而不出门谋生,哪怕明知此地数月前身死过不少来头甚大的无名者,回回绕道而行,摆明行不通,故而索性闭口不言,免得招惹是非,照旧从此路过。
走江湖谋生路的心眼不见得欠缺,相反是那等初出茅庐天地之间唯我最大的傲气少年,走过许久的江湖,见过霜枫几度染,听闻过哪处帮派镖局又遭灭口,亲眼看见过平日混得相当亲近的好友成了旁人的刀下鬼,于情于理,怎么都应该深谙江湖险恶四字,如有攀龙凤一举落上枝头的契机,大概往常瞧来很是有两分傲气的江湖人,都得朝富贵商贾老爷或是皇城来的达官显贵低头,往常有多佯装不经意,往后就有多谄媚阿谀。
】
和尚守的这座山寺被人毁去,不论谁人都知晓,铁定是与当初皇城变动有干系,没准那位草草下葬的范家大员,就是在此地遇伏身陨。虽仅是猜测,也有不少人欲要打听当日事,可惜并无一位尽知隐情者,更不会有人主动提及此事,相距皇城百里,依然算天子脚下,哪里敢信口胡言,故而人人都是心照不宣闭口不言,生怕哪一日间无意提及,惹来足够杀身几十回的大祸。
唯独那位光晓得吃斋念佛的笨和尚不晓得。但到底是出家人忘性大,还是这和尚始终扮糊涂,旁人私底问及时,这位憨厚和尚始终摇头疑惑,像是压根不晓得此地曾有过一场骇人至极的追杀,被人追问得多了,就挠挠那枚光头,说好像是有个身边带着条龙的剑客,曾经在茅庐里头救下自己性命,即使大多人都不信这套说辞,和尚依然要翻来覆去说好几遍,直到人们纷纷离去各奔生意,和尚仍旧要愣愣坐到新修成的寺外,嘀咕着真是见过个带赤龙的年轻剑客,还帮着重修山寺了嘞。
不过也有好事,来往奔波之人,都晓得这山寺毁去,却不知是谁人出的钱财人手重修山寺,即使是这和尚笨嘴拙舌说不出来龙去脉,但山寺却重修得相当敞亮讲究,即使与和尚所言有出入,定是位家财万贯或是抬手遮天的人物授意,才得以重修山寺,要当真还像以往那般欺负和尚,有朝一日搬出尊大佛来,叫这不懂人情世故的和尚随意说几句坏话,莫说是平白失却攀高枝的时机,触怒贵人,怕是这些位身手稀松的往来之人如何都担不起。所以即使和尚很是纳闷,近来好像没人揣自个儿两脚,亦没人来拍打两下自己那枚光头,歇脚讨水喝的往来之人却频频去往寺中敬香,从京城里赶来的香客,似乎也比先前多。
和尚不懂什么叫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更不懂旁人瞧他的神情目光里头,都藏有两分不可言明的深意,只觉得不挨人踹,不被人摸脑门还挺不赖。闲暇时就坐到寺外,乐呵呵朝金身塑好生拜拜,如今有了些余粮,还可喂喂不知名的鸟雀,心满意足。
然而越是安生日子,越是不长久。
今日和尚才披星出门,扛起肩头竹帚,打算好生清扫清扫山寺佛堂周遭被前几日风雨打落的残花,顺带将昨日所背的经文再好生看看,免得隔两日再忘去大半,可才走到茅庐外,就瞧见有一架马车由远而近,不偏不倚停到茅庐外。
抬马鞭的是位年起甚浅的少年人,眼眸清凉,但瞧着便不是那等富贵人家的公子,面皮黝黑,另外和尚眼神不差,仅是侧目的功夫,就看实了这位赶车的少年人双掌处老茧横生,和尚不甚精明,但久居此地见过往来无数的练家子,看向这少年时,却觉得此人脚步不似江湖人那般稳固,反而双掌老茧遍布,肩头甚宽,当下就是生出些狐疑,撂去手头的竹帚,立单掌问询。
“小施主此时停步寒舍,不知小僧可否帮上些忙?”
小车夫似乎是赶路许久,略微晃神,待到看清眼前多出颗光头来,急忙欠身回礼,“在下是从恭禾郡而来,同师父要去到夏松京城取样东西,奈何师父赶路心切,不愿停留,到高僧住处时到底是撑不得困乏,打算前来讨碗清水,稍稍歇息片刻,多有叨扰,实在面上无光。”
向来呆板脾气却甚好的和尚,闻言之后难得有动嗔念的端倪,蹙眉朝车帐中望去,但车帐里头那人依旧酣睡,打鼾声半点不加收敛,越发响亮,于是也顾不得多说,请小车夫去到茅庐中先行歇息,自己则是无奈朝鼾声传来的方向不住摇头。心说这世上怎还有这般师父,多好的少年人,落到这人手上,怕是免不得跑腿的命,至于真本事,并不见得能学来什么。
两人在茅庐当中交谈,春日晨时已经比不得往日,料峭春寒消除得近乎一干二净,加之和尚四面通风的茅庐,已是受人顺手填补过,当下坐到屋中丝毫不觉得冷凉,和尚亦是不顾小车夫推辞,使泥炉烧滚清水冲茶,而后才递到小车夫手中,一来可暖手,二来能解渴生津。言谈当中,和尚才知晓这位小车夫为何双手老茧纵横,且面皮黝黑,敢情这两位皆是从恭禾郡而来,小车夫随这位师父不见得能学来什么本事,但在恭禾郡却是学来手雕工,终日在木坊里凭手艺挣得口饭食,而小车夫口中那位师父,则是终日外出云游八方,使得还是自家徒儿辛苦争来的铜钱,引得和尚很是有些鸣不平。
而当和尚抱嗔询问,为何小车夫偏要养着这位游手好闲的师父时,小车夫却是憨厚咧咧嘴,说当年要不是师父出手,不出甚差错,大概侥幸没累死,也会要被东家掌柜使桐桦棍棒打断几条骨头,无钱医治死在街头巷角,或是荒山野外,连全尸都留不下,何况小车夫还说,自己是真觉得先生很有学问,很有本事,入门许久都没学到真能耐,非要说出个所以,兴许是自己悟性太过于低浅,迟迟不能得来先生认同,才不乐意传下衣钵。
“急也急不得,除非到哪天我能同师父那般荣辱不惊,天塌不怨,肯定师父他老人家就乐意传我衣钵,苦些累些,算不得数。”
和尚琢磨了一会,又看看小车夫明亮通透的两眼,饶是屋中烛火微淡,小车夫两眼明光,甚至让和尚都觉得很刺目。
又有马蹄声来。
和尚正纳闷不已,将一颗秃脑袋凑到窗棂前张望,可先行迎上前去的,是方才那马车后不知何时醒来的文人,模样尖嘴猴腮,像是山里的野猢狲,只需将嘴角鬓边添上去两撮绒毛,就同刚从山林里跃????????????????下那般,而另一架马车停稳过后,先是走下来位五旬上下的先生,再走下两位容貌迥异的年轻人,其中一位,丑得竟然是与先行迎上前的中年文人不相上下。
“晚辈算准先生应当是坐不稳学宫,要前来夏松取那物件,却没成想有心相逢反无音讯,无心而来,恰好相迎。”
中年丑文人朝眼前三人中的五旬年纪先生欠身作揖,面容带笑,似乎早就笃定眼前素未谋面的这位老先生,同自己殊途同归,但抬掌心相让的时节,瞬息展开道流光来,最终落在眼前三人周围,青石路拔地而起,变为樊笼困住三人,拦挡去路。话虽说得很是客气,不过李登风蛰伏夏松甚久,亦不愿割爱,于是抢占先机动手,再者就是为试探一番深浅。
周可法风尘仆仆,才到此地,就被人拦阻下来,遮挡去路,却是全然不知这丑文人的来头,所以相隔青石樊笼问道。
“我先来问你,前来此地要取何物?要晓得夏松皇城,可不是什么修行人的好去处,当年我也曾去过上齐皇城,被五只硕鼠联手赶将出去,同行还有个泼皮剑客,我两人皆是丢了半条性命,到那时才晓得皇城不单是繁华之地,更卧虎藏龙,你若有所依仗,尽可去闯荡就是,何苦在此阻拦。”
而中年丑文人不再去看周可法与两位徒弟所在处,而是闲庭信步走到茅庐前,朝窗棂以内的和尚咧嘴,挤出个比旁人哭还要难看十分的笑来。
看得和尚寒毛乍起。
“小师父,几月前曾经有人死在山寺不远外,不知那位大员可曾留下什么物件,借在下一观,香火钱自然双手奉上,顺便还了关照徒儿的功德。”
青石樊笼中有一线溪水来,隐隐约约似是剑气。
周可法随身带着条溪水,即使是捏着鼻子从那年轻人手中收下,也不得不暗叹一声,人间代代不缺大才。
当时天下风起云潮涌,总是不乏人能从风云际会处闯出头来,不论时势英雄谁人排在前头,都无甚差别。
可总也要有许多人在这等时节依然岿然不动,世间种种,对这些位稳坐如山岩的主儿大多束手无策,就譬如在夏松皇城外百里处的孤山寺外守寺的和尚。数月前皇城生乱,可毕竟是有意瞒过大多往来之人,且即便是知晓当日事的往来之人,也不能因此事仍留有余悸,从而不出门谋生,哪怕明知此地数月前身死过不少来头甚大的无名者,回回绕道而行,摆明行不通,故而索性闭口不言,免得招惹是非,照旧从此路过。
走江湖谋生路的心眼不见得欠缺,相反是那等初出茅庐天地之间唯我最大的傲气少年,走过许久的江湖,见过霜枫几度染,听闻过哪处帮派镖局又遭灭口,亲眼看见过平日混得相当亲近的好友成了旁人的刀下鬼,于情于理,怎么都应该深谙江湖险恶四字,如有攀龙凤一举落上枝头的契机,大概往常瞧来很是有两分傲气的江湖人,都得朝富贵商贾老爷或是皇城来的达官显贵低头,往常有多佯装不经意,往后就有多谄媚阿谀。
】
和尚守的这座山寺被人毁去,不论谁人都知晓,铁定是与当初皇城变动有干系,没准那位草草下葬的范家大员,就是在此地遇伏身陨。虽仅是猜测,也有不少人欲要打听当日事,可惜并无一位尽知隐情者,更不会有人主动提及此事,相距皇城百里,依然算天子脚下,哪里敢信口胡言,故而人人都是心照不宣闭口不言,生怕哪一日间无意提及,惹来足够杀身几十回的大祸。
唯独那位光晓得吃斋念佛的笨和尚不晓得。但到底是出家人忘性大,还是这和尚始终扮糊涂,旁人私底问及时,这位憨厚和尚始终摇头疑惑,像是压根不晓得此地曾有过一场骇人至极的追杀,被人追问得多了,就挠挠那枚光头,说好像是有个身边带着条龙的剑客,曾经在茅庐里头救下自己性命,即使大多人都不信这套说辞,和尚依然要翻来覆去说好几遍,直到人们纷纷离去各奔生意,和尚仍旧要愣愣坐到新修成的寺外,嘀咕着真是见过个带赤龙的年轻剑客,还帮着重修山寺了嘞。
不过也有好事,来往奔波之人,都晓得这山寺毁去,却不知是谁人出的钱财人手重修山寺,即使是这和尚笨嘴拙舌说不出来龙去脉,但山寺却重修得相当敞亮讲究,即使与和尚所言有出入,定是位家财万贯或是抬手遮天的人物授意,才得以重修山寺,要当真还像以往那般欺负和尚,有朝一日搬出尊大佛来,叫这不懂人情世故的和尚随意说几句坏话,莫说是平白失却攀高枝的时机,触怒贵人,怕是这些位身手稀松的往来之人如何都担不起。所以即使和尚很是纳闷,近来好像没人揣自个儿两脚,亦没人来拍打两下自己那枚光头,歇脚讨水喝的往来之人却频频去往寺中敬香,从京城里赶来的香客,似乎也比先前多。
和尚不懂什么叫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更不懂旁人瞧他的神情目光里头,都藏有两分不可言明的深意,只觉得不挨人踹,不被人摸脑门还挺不赖。闲暇时就坐到寺外,乐呵呵朝金身塑好生拜拜,如今有了些余粮,还可喂喂不知名的鸟雀,心满意足。
然而越是安生日子,越是不长久。
今日和尚才披星出门,扛起肩头竹帚,打算好生清扫清扫山寺佛堂周遭被前几日风雨打落的残花,顺带将昨日所背的经文再好生看看,免得隔两日再忘去大半,可才走到茅庐外,就瞧见有一架马车由远而近,不偏不倚停到茅庐外。
抬马鞭的是位年起甚浅的少年人,眼眸清凉,但瞧着便不是那等富贵人家的公子,面皮黝黑,另外和尚眼神不差,仅是侧目的功夫,就看实了这位赶车的少年人双掌处老茧横生,和尚不甚精明,但久居此地见过往来无数的练家子,看向这少年时,却觉得此人脚步不似江湖人那般稳固,反而双掌老茧遍布,肩头甚宽,当下就是生出些狐疑,撂去手头的竹帚,立单掌问询。
“小施主此时停步寒舍,不知小僧可否帮上些忙?”
小车夫似乎是赶路许久,略微晃神,待到看清眼前多出颗光头来,急忙欠身回礼,“在下是从恭禾郡而来,同师父要去到夏松京城取样东西,奈何师父赶路心切,不愿停留,到高僧住处时到底是撑不得困乏,打算前来讨碗清水,稍稍歇息片刻,多有叨扰,实在面上无光。”
向来呆板脾气却甚好的和尚,闻言之后难得有动嗔念的端倪,蹙眉朝车帐中望去,但车帐里头那人依旧酣睡,打鼾声半点不加收敛,越发响亮,于是也顾不得多说,请小车夫去到茅庐中先行歇息,自己则是无奈朝鼾声传来的方向不住摇头。心说这世上怎还有这般师父,多好的少年人,落到这人手上,怕是免不得跑腿的命,至于真本事,并不见得能学来什么。
两人在茅庐当中交谈,春日晨时已经比不得往日,料峭春寒消除得近乎一干二净,加之和尚四面通风的茅庐,已是受人顺手填补过,当下坐到屋中丝毫不觉得冷凉,和尚亦是不顾小车夫推辞,使泥炉烧滚清水冲茶,而后才递到小车夫手中,一来可暖手,二来能解渴生津。言谈当中,和尚才知晓这位小车夫为何双手老茧纵横,且面皮黝黑,敢情这两位皆是从恭禾郡而来,小车夫随这位师父不见得能学来什么本事,但在恭禾郡却是学来手雕工,终日在木坊里凭手艺挣得口饭食,而小车夫口中那位师父,则是终日外出云游八方,使得还是自家徒儿辛苦争来的铜钱,引得和尚很是有些鸣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