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真正的谈判在桌底下(2 / 2)

和珅一愣,忙问道:“你是说,他效法我朝太祖太宗?”

“对!占据关外形胜之地,以武力为后盾,以朱明之名同化各部落边民,军事民政一体。赵贼军中所用的火枪我也看到过几次,无论材质还是外形,均我平生未见。抬手即可放枪,无须填充子药就可以连发。”

和珅忙问道:“那,大炮呢?”

福康安摇头道:“我一直被囚禁城中,每天只能在门口站一会晒晒太阳。炮我是一次都没见过。”

和珅叹息道:“苦了瑶林兄了!”

两人之后又谈了一会,和珅见福康安现出疲惫之色,便命手下腾出出自己的住处,供福康安休息。福康安起先说什么也不肯,奈何和珅身段放的很低,一番恭敬谦让之后,福康安也不好再拿搪。

等送走福康安后,和珅命人将酒菜都撤了,自己拿着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辛苦了几个月,总算是把乾隆交代的差事办妥当了,领班军机大臣的位子算是坐稳了。想到这里,和珅心中不免得意非常。

此时帘子一晃,刚换下笔帖式打扮的刘全走了进来。

“爷,都问清楚了!”

“哦,快说说。”

“那个算账用的东西五十两一个,说是有光就能用。至于那秤,赵贼说要引天上的雷电才能使。您说,这不是妖术么!”

“浑话!当初咱俩去山东查国泰案子的时候,清水教那帮妖人也是见过几个的。都说自己会什么仙法,结果大枷一上,琵琶骨一穿,什么法也使不出来!刘全,你说你也是走南闯北的人了,怎么还信这种事呢?跟那边谈的怎么样?”

刘全凑过来附耳低声道:“爷,花鸟岛和广州登岸的事都按您交待的跟那边说了,那边也都同意了。四月二十那天,他们把货运到花鸟岛,卸完货他们就去广州。”

和珅想了想,这才道:“广州那边要跟穆腾额(粤海关监督)说好,另外给蔡世文(十三行之一)也去封信。你告诉那边,大船必须停在外洋,不能进港;要登陆的话就通过蔡世文的船。另外登陆的人不能超过十个,只能住在夷馆区里,出了事就唯他是问!这事就交给你盯着了。”

“嗻!”

当天夜里,刘全作为和珅的代表,又悄悄去了蒙古河北岸。结果刘全这次还没见到赵新,便又看到一样稀奇的物件,LED灯泡。

“赵先生,这,这又是何物?竟然能让屋内亮如白昼?”

“电灯。”赵新特意在“电”上加重了语气。

刘全一听,算了,这又属于邪术!想到这里,他便将和珅的吩咐做了转述;同时请求赵新提供一份货物清单,以便及早安排。

赵新随即就拿出了早已经准备好的货物清单。刘全仔细一看,上面的商品类别居然有几十种,衣食住行无所不包。最吸引他眼球的,莫过于火柴和大幅面的玻璃,除此之外,还有计算器、玻璃器、搪瓷器、各色布料、衣帽鞋袜、钟表、珍珠、兽皮、刮胡刀等等。

刘全指着珍珠一项道:“这可不行,东珠不能在交易之列。”

赵新笑道:“刘管家误会了,我这可不是东珠,是阿伊努国那边的淡水珍珠。你们之前送我的东珠跟这个相比,差得太远。”说完便从兜里取出一串用人工养殖珍珠做的手串来。

“就当是份见面礼吧,刘先生。”

这是赵新从另一个时空买到的紫色正圆形珍珠手串,每颗的直径都是12毫米,单颗珠子都要价值几百块;每串一共19颗珠子,在灯光下反射着夺人心魄的光芒!

刘全一看那珍珠手串顿时就愣住了,浑身血液直往头顶涌。这是无价之宝啊!

“你们,你们以后卖到广州的也是这种?”刘全说话的声音都在颤抖。

“怎么可能!这是万里挑一才有的,到广州的卖的都是白色的,个头只有一半大,不过都是一样的圆润。”

“那就好,那就好。实不相瞒,十三行那边买到的稀有货物,都是要通过粤海关直送内务府的。”

“理解理解。”

所谓的粤海关,其实就是乾隆的私人金库,相关税收都要上缴内务府;那些品相上好的舶来品也要直送大内,普通人是根本无缘一见的。

“那么你们呢?就是想要银子?”

“刘先生,银子固然是好东西,其他诸如茶叶丝绸也行,不过您到时候最好能帮着弄点古董字画什么的。”

刘全一听,这事太简单了!只听赵新又道:“不过,只能登陆十人,这不行。最少要四十人!”

“四十人!”刘全一听就呆住了。“敢问赵先生,您这四十个都是什么人?水手?”

“怎么可能是水手,是贸易团成员。会计、商务代表、公关、市场策划、法务、保安.”

赵新一通胡诌,听的刘全直眨眼睛。除了会计和保安他知道是管账的和保镖外,其他一概不明白!

“慢着慢着,赵先生,您这说的都是干什么的啊?”

“刘先生有所不知,我们北海镇分工细致,各有所专.”

赵新这通胡编乱造,不光是把自己说的口干舌燥,还彻底把刘全说晕了。对赵新而言,只要能把一个排的人弄上岸,就算跟刘全说北海镇还有个IT部,他都能给说出花儿来。

广州将来是要建情报站的。到时候刘铮身处人流密集的夷馆区,人手不够的话,安全就得不到保障。

刘全被赵新说的云山雾罩,最后索性就答应了。反正广州的夷馆区外都有巡抚标营守卫栅门,四十个人在重兵把守之下,谅他也翻不出什么花来。他最后和赵新约定,七月二十日,双方在花鸟岛碰面;然后刘全会派人随同南下,负责联系登岸广州一事。

二月二十四日,蒙古河南岸的清军开始拔营南下,赵新这边也带着黄金率队回城。

至此,一场从开始准备到结束,前前后后历时近一年的大战终于落下帷幕。满清朝廷经此一役,输钱又丢人,开始将北海镇视为心腹大患。

不过,因为从去年开始的特大旱情已经波及到浙江、江西等地,甚至连杭州西湖的水位都下降了一半。不肯善罢甘休的清廷也只能先忙着应对各地灾情,而北海镇也迎来了一段平静的缓冲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