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楼梯就是小厨房的窑洞,再往上走就是我们新修的窑洞的窑顶。
没有修新窑洞之前,收秋打夏,我们家就都是在自己的院子里将就。
四合院最大的弊端就是早晚光线都不太好,尤其是阁楼更容易挡住光线,晒粮食的时候,经常要拖着粮食跟着太阳走。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晒干粮食要浪费很多时间。
自从修好新窑洞之后,我家的打谷场就转移到窑顶上了,敞亮亮的打谷场,下面住人,上面堆满了硕果累累。
除了玉米一定要放到院子里慢慢的晒干之外,类似于各种豆类,谷类食物都会直接放到打谷场上暴晒。
上了窑顶还要再上一个小坡才是大路,顺着大路往西走大约十分钟我们家的玉米地就到了。
二妞走在前面,我走在后面,手里还提留着几个蛇皮袋。
毕竟是秋收季节,路上见到的都是肩挑手提的农民,大家见面第一句就是“收秋了,玉米咋样”。
由于我们家的地就在村口,我们又是走的近路,一路上倒也没有遇见几个人。
遇见第一个就是住在我们家窑顶上面大路对面的叔伯舅舅家的二舅母。
“妞妞,姐妹俩去哪呀?”
二舅母一看见我们就笑盈盈的问了一句。
二妞小人精似的,也笑眯眯的问了一句“”小舅妈你去哪啊,”?
你瞧瞧这小嘴,不答反问,倒把小舅妈给逗笑了。
“哎呦呦,瞧你这小嘴忒厉害了,难不成去哪还保密呢?”
这个二舅妈是妈妈娘家叔叔家的儿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