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先修路(2 / 2)

这存银的凭票是记名的。

按照青兰借贷的规矩,以谁的名义存的银子,取的时候,也只能是存银人本人去取。

毋庸置疑,整个过程是有些麻烦的。

可如果这凭票不记名呢?

便意味着谁手持凭票,存款到期后,都可以去取。

那么,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考虑把大额的凭票改成许多份小额的。

一两的、二两的、五两的等等。

不记名,且小额,是否具备了流通性?

到那个时候,这所谓的借贷就要改名了。

卖布的,叫布行,卖米的,叫米行。

那他们捣鼓银子的叫什么呢?

事实上,这事在开设青兰借贷的时候他就眼馋着了,只不过因为当时的条件并不成熟,只能暂时放弃。

现在嘛……万事俱备,只待称王。

“老李啊。”

他叫来了李冲:“木炭烧制多少了。”

因为制作木炭已是传统技能了,他只是交代下去,便没有再理会。

“从过年到现在一直在烧,没停过。”李冲道。

“嗯。”

徐尘拿出了一副简单的地图,上面是整个南望府十二城以及重要的交通要道。

整个南望府南北长,东西窄,狭长数百里,如果再加上郑郏县便接近千里了。

“你先看看这副地图,我跟你说一下大概的方向。”

徐尘道:“此次修路,要征调民夫,相当于‘服徭役’!”

大乾的百姓都是要服徭役的,说白了就是免费帮助朝廷干活。

比如修建城池、河水堤坝等等,都是无偿的。

非但无偿,干活时候的吃食,也要自己携带。

服徭役的时间长度不定,工程量大,就多干一阵子。

唯一的原则便是在耕地时节,大概是四月到九月、十月期间内,不得强制百姓服徭役。

而现在才刚刚进入二月,自然是符合规矩的。

“除了郑郏县外,所有的城池暂时先出一千石粮。”

“征调民夫的数量暂定十万左右,每个县城出八千人吧。”

“工期的话,这些粮食大概可以支撑一个月左右。”

“前面二十天休整路面,总宽度三丈,其中中间的两丈铺砖,左右各半丈先垫起来,然后再在两侧挖壕沟。”

“壕沟宽度一丈左右,不必太深,铺设了砖头后,两侧的半丈还要再度休整。”

徐尘交代了修路大概的框架。

一直以来,为了稳定,他都在遵守规矩。

譬如之前购买生铁,也都是自己花的钱,并没有强抢。

现在修路了,就不大一样了。

这条路是武义王修的,而武义王即将统御整个南望府,属于“公”事,各个县城当然要出粮。

“接下来是挖砖窑。”

“暂定每隔十里修建中等规模的砖窑十个,直接用木炭烧,这样更快一些。”

“每次产量在六十万块左右即可,一个月烧制三次,合一百八十万块。”

事实上,修建一条好的路,根本用不多少钱。

最大的、唯一的支出,只是人工。

而如果强制百姓服徭役的话,人工的钱都省了。

那么,大乾朝廷为什么不把这条贯通南北的要道修的好一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