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不炒(1 / 2)

陈燔的话,保强听进去了一半多,但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暗中勾搭’。

这特喵可太可怕了,绝对不行!

于是他对秃子的提议表达了拒绝。

勃哥情商高一点,只说这活儿最好还是导演和制片发话。

光头自觉薅了陈燔的羊毛,没好意思来问,于是又打听起了郭番的动向。

郭番闭关磨《流浪地球》的本子呢,压根没空见人......

这样换个没谱的,估计已经自作主张直接开干了,但徐光头怎么说也是沪爷,精着呢,他也只能灭了歪心思。只是在微博上@了几个‘老朋友’,说点不痛不痒的俏皮话。之后就找自己的关系又找了些节目上,勉强维系着电影的热度。

......

“靠着蹭热度吸引眼球,那是歪门邪道,咱这虽然只是网络电影,但也得堂堂正正的......所以我把片头的戏放在最后拍,你的角色觉已经到位了,争取一开始就牢牢的抓住点击进来的观众,别让他们点那个小叉叉。”某小城,老王学着陈燔的样子给人说着戏。

他这《东北警察故事》虽然也有蹭《警察故事》的嫌疑,但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不像什么《道士上山》……就硬蹭!

现在这部网大,已经只剩最后一场戏,说得是一场KTV里的打斗戏,上来继续闲聊后,主角就要和人开打,乒铃乓啷,拳拳到肉的那种。

只是预算太低,没钱搭景,只能借助当地现有的地界。

老王还嫌包全天太贵,最后只舍得包了半天客流量较低的时间段。

不光如此,他这次把抠门精神发挥到了家,群演有一半是剧组的成员,什么化妆道具灯光齐上,另一半则是店里的服务员。

别说,社会气还是欠缺了点,但就这点钱,对付下,让观众知道是个什么意思就得。

就连老王自己,都演了两个谈判大哥中的一个。

怎么说他也是中戏的,也上过表演课。

陈燔当年可以在《超时空同居》里演男主,那今天,我老王也可以在《东北警察故事》里客串一个大哥......中间忘了......总之这是老王最后的倔强,掌声!

“差不多到点了,哥儿几个,准备开搞!”老王拍拍手。

“这才几点就不做生意了?不拿爷们儿当客人了这是!......包场?我倒想看看什么人干包我的场......”就在这会儿,一伙大金链子小手表的社会人士推开了包厢的大门。

这边一伙人齐刷刷的扭头,手里还抄起着各色道具,就是些砍刀、匕首、自来水管......

谢鹋把玩着一个锃光瓦亮的铜指虎,一边和善的上前,打算问问人家有啥事儿。

对面毕恭毕敬的一个鞠躬:

“那什么,哥儿几个喝好唱好......服务员,给这儿搬两件啤酒,算我的......”

.......

“算了吧,随便发个微博,表示下尊重就好。”对于邵燕的准备好回复徐光头的文字,陈燔果断的否决了。这是对员工,又不是对老朋友,没必要当谜语人——他又不是混子领导。

话说《寻龙诀》、《道士下山》、《港囧》的点映已经先后开始。从反馈上来看,好像都差不多。这就是点映的弊端了,看过的人终归是少了点,有发声渠道的更少,远不如花钱请来的‘托儿’嗓门大。

哪怕经验最丰富的影迷,也没法从‘顶级特效大片’、‘充满人文关怀’、‘爆笑鸡汤’这些评论之间区分电影的优劣。

喔不对,第二条可以当作反向明灯,如果没有其他角度的正面评价,那基本等同于‘哥,你已经很厉害了’。

对《寻龙诀》来说,只论票房的话肯定是《港囧》威胁更大,但两部电影上映毕竟隔了小半个月,谈不上正面对决。

口碑自然更不用担心——囧系列的头两部的成功因素最大的有俩,一是大众适配度高,大部分人都能理解片中逻辑;第二是王保强,只有他能在惹人烦和招人稀罕之间来回切换。

到了《港囧》,这俩都没了。徐光头的‘寻爱’之旅让人费解,而包光头从此踏上了演什么都惹人烦的道路。外带一个恋爱脑的赵菲特,这片子在共情方面做得可谓是相当糟糕。

要不是有前两部的积累和徐赵二人的号召力,这片子的票房不可能大获成功。

但现在么,唱衰的人不少,原因只在于陈燔。

人网友都总结了,只要编剧、导演、出品、监制,这四个职务里头陈燔挂了一个名儿的,那电影就值得一看;超过俩的,不用问,直接买票!

但囧系列就正好相反,《人在囧途》的演职员表中,陈燔是编剧+出品+客串;《泰囧》的出品人还挂着陈燔的名字——而到了这部,人的名字干脆都没了,这很难不让人心生疑惑。

而《寻龙诀》又不一样,虽然陈燔刻意低调,但网上依旧把这电影的核心人物归到了他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