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背后的太子(2 / 2)

寻医问瑶 予以予白 3269 字 2个月前

“来,与朕说说你对南方水患治理的看法。”皇帝目光炯炯地看着太子。太子略作思索,拱手道:“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派遣得力官员前往灾区,安抚灾民,开仓放粮,以解燃眉之急。同时,组织人力疏通河道,加固堤坝,以防灾情再度恶化。再者,可减免灾区赋税,鼓励百姓恢复生产。”

皇帝听着太子的陈述,频频点头,说道:“嗯,想法不错。但治理水患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所需人力、物力巨大,你可有具体的计划?”太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儿臣建议从临近州县调集民工,给予合理报酬。再者,可从国库拨出专项银两用于购置物资。此外,还需加强监管,以防有人中饱私囊,延误治水进程。”

武顺帝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吾儿能有如此思量,朕心甚慰。但治国之道,复杂多变,切不可纸上谈兵,还需躬身实践,方能洞察其中真谛。”太子郑重应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定当不懈努力,为父皇分忧,为百姓谋福。”

皇上目光深邃,看向太子又问道:“温老将军年事已高,如今请辞,吾儿对此有何看法?”

太子微微躬身,沉思片刻,恭敬地说道:“父皇,温老将军一生征战沙场,为我朝开疆拓土,抵御外敌,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他因年岁渐长,前些阵子又受重伤,身体不复往昔,选择请辞,此乃人之常情,儿臣以为,应当以最高的规格厚赏老将军,以彰显父皇您的仁德与对功臣的敬重。”

皇上微微点头,目光依旧紧盯着太子,似乎在考量他的话语,缓缓说道:“嗯,吾儿所言有理。那这空缺之职,又当如何填补?”

太子抬眼与皇上对视一瞬,又赶忙垂下眼帘,接着说道:“父皇,温老将军所掌之职关乎我朝军事要脉,至关重要。儿臣以为,应当选派一位有勇有谋、赤胆忠心且经验丰富之人顶上。儿臣认识有一将领邓谦,跟随叶将军多年,久经沙场,历经大小战事无数。他不仅勇猛无畏,冲锋陷阵从不退缩,且善用兵法,谋略过人,对我朝更是忠心不二。儿臣觉得他足以担此重任。”

皇上眉头微皱,目光愈加锐利,直直地盯着太子,沉声道:“此人朕未曾听闻,吾儿如此力荐,可有十足把握?莫不是因他是你的亲信,你才这般极力推举?”

太子心头一紧,额上渗出汗珠,但仍强作镇定,拱手道:“父皇明鉴,儿臣绝无半点私心。邓谦确实才能出众,他对兵法的运用灵活多变,对将士们关爱有加,在军中颇有威望。儿臣相信,若让他担当此职,定能不负父皇所托,为我朝稳固边疆,守护江山。”

皇上沉默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目光中带着审视,再次与太子对视,缓缓说道:“此事干系重大,不可轻率决定。新将领的任命需综合考量,不仅要有军事才能,更要有统御全局之能和忠心耿耿之德。”

太子连忙应道:“父皇考虑周全,儿臣深知此事重大。但儿臣敢以性命担保,邓谦定能胜任。还望父皇能给他一个机会,让他一展才华,为我朝效力。”

皇上微微眯起双眼,说道:“那便暂且搁置,待朕再思量思量。”

太子忙道:“儿臣明白,一切但凭父皇定夺。”眼神中不经意流露出一丝急切,但很快恢复平静。

“没什么大事,不过是家里没有人管,我父亲无事去厨房玩,一把火烧了厨房。”傅韶景更加无奈的继续道:“然后他觉得挺好玩,就又把自己的小厨房也给烧了。惜儿才急急忙忙赶了回去。”

“老王爷人没事吧?”温瑶有些惊诧更多的还是担心。

傅韶景面带微笑回道:“那必须没事啊,他老人家站在外面看的很是开心,府里的人全然没有办法。”

温瑶见他的状态如此轻松想必以前老王爷没少做这样的事,“你回去和惜儿说,无事的时候可以带着老王爷一起过来找我玩儿,总闷在院子里也不会很舒服。”

“你不怕麻烦?”傅韶景知道自己的父亲有多难缠。

“我看王爷平时自理是没什么问题的,就和孩子一样嘛,有什么可麻烦的。”温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麻烦可言,带一个玩儿是玩儿,带两个玩儿也是玩儿,没有区别。

“成,那我回去就告诉她,既然温女侠不想请本王吃饭,那我就先回去了。”傅韶景挥挥手转身就出了院子。

东宫内

地上铺着柔软的绒毯,檀木桌椅精美。书架典籍满布,墨香四溢。床榻锦被叠放,纱幔轻垂。

太子慵懒地斜倚在榻边,一只手臂随意地搂着一女子。那女子身着绫罗绸缎,身姿婀娜,面若桃花,眼波流转间尽是娇羞与妩媚。太子微微侧头,嘴角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浅笑,目光中满是柔情与宠溺。他将女子紧紧拥入怀中,女子轻靠在太子肩头,发丝散落,与太子的衣衫交织在一起。

突然宫殿外小跑进一位手拿着拂尘的公公,被打扰了雅兴的傅楚珩不耐烦的起身“有什么事不能等会儿再说?没看本宫正在忙着呢?”

那太监顶着满头的汗珠急忙跪下“启禀殿下,圣上传您即刻起身去承乾宫。”

傅楚珩一脸的不耐烦“真扫兴!”身下的女子娇笑着“太子您莫气,妾就在这等着您可好?咱们有的是时间!”那眼波流转看的傅楚珩又忍不住一吻香泽。

太子穿戴整齐来到皇帝的寝宫前,门口的太监高声通报。太子进入殿内,恭敬地跪地行礼道:“儿臣拜见父皇。”皇帝微微抬手:“起来吧。”太子起身,垂首而立。

武顺帝审视着太子,缓缓开口道:“朕听闻近日你在处理朝政之事上,颇有见解。”太子谦逊地回应:“儿臣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还需父皇多多提点。”皇帝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欣慰之色。

“来,与朕说说你对南方水患治理的看法。”皇帝目光炯炯地看着太子。太子略作思索,拱手道:“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派遣得力官员前往灾区,安抚灾民,开仓放粮,以解燃眉之急。同时,组织人力疏通河道,加固堤坝,以防灾情再度恶化。再者,可减免灾区赋税,鼓励百姓恢复生产。”

皇帝听着太子的陈述,频频点头,说道:“嗯,想法不错。但治理水患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所需人力、物力巨大,你可有具体的计划?”太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儿臣建议从临近州县调集民工,给予合理报酬。再者,可从国库拨出专项银两用于购置物资。此外,还需加强监管,以防有人中饱私囊,延误治水进程。”

武顺帝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吾儿能有如此思量,朕心甚慰。但治国之道,复杂多变,切不可纸上谈兵,还需躬身实践,方能洞察其中真谛。”太子郑重应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定当不懈努力,为父皇分忧,为百姓谋福。”

皇上目光深邃,看向太子又问道:“温老将军年事已高,如今请辞,吾儿对此有何看法?”

太子微微躬身,沉思片刻,恭敬地说道:“父皇,温老将军一生征战沙场,为我朝开疆拓土,抵御外敌,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他因年岁渐长,前些阵子又受重伤,身体不复往昔,选择请辞,此乃人之常情,儿臣以为,应当以最高的规格厚赏老将军,以彰显父皇您的仁德与对功臣的敬重。”

皇上微微点头,目光依旧紧盯着太子,似乎在考量他的话语,缓缓说道:“嗯,吾儿所言有理。那这空缺之职,又当如何填补?”

太子抬眼与皇上对视一瞬,又赶忙垂下眼帘,接着说道:“父皇,温老将军所掌之职关乎我朝军事要脉,至关重要。儿臣以为,应当选派一位有勇有谋、赤胆忠心且经验丰富之人顶上。儿臣认识有一将领邓谦,跟随叶将军多年,久经沙场,历经大小战事无数。他不仅勇猛无畏,冲锋陷阵从不退缩,且善用兵法,谋略过人,对我朝更是忠心不二。儿臣觉得他足以担此重任。”

皇上眉头微皱,目光愈加锐利,直直地盯着太子,沉声道:“此人朕未曾听闻,吾儿如此力荐,可有十足把握?莫不是因他是你的亲信,你才这般极力推举?”

太子心头一紧,额上渗出汗珠,但仍强作镇定,拱手道:“父皇明鉴,儿臣绝无半点私心。邓谦确实才能出众,他对兵法的运用灵活多变,对将士们关爱有加,在军中颇有威望。儿臣相信,若让他担当此职,定能不负父皇所托,为我朝稳固边疆,守护江山。”

皇上沉默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目光中带着审视,再次与太子对视,缓缓说道:“此事干系重大,不可轻率决定。新将领的任命需综合考量,不仅要有军事才能,更要有统御全局之能和忠心耿耿之德。”

太子连忙应道:“父皇考虑周全,儿臣深知此事重大。但儿臣敢以性命担保,邓谦定能胜任。还望父皇能给他一个机会,让他一展才华,为我朝效力。”

皇上微微眯起双眼,说道:“那便暂且搁置,待朕再思量思量。”

太子忙道:“儿臣明白,一切但凭父皇定夺。”眼神中不经意流露出一丝急切,但很快恢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