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抠搜老板(1 / 2)

在繁华都市的一角,矗立着一家看似普通的公司。这家公司的老板姓李,他可是这一带出了名的抠搜之人,他的抠搜事迹在商圈里都快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有一次公司聚餐,大家都满心期待着能去个稍微像样点的餐厅大快朵颐一番。毕竟平日里大家在工作上都挺辛苦的,就盼着聚餐能放松放松。

可李老板呢,带着一群员工七拐八拐地走进了一家自助火锅店。那火锅店的装修别提多简陋了,墙面都有点发黑,就像是被烟熏过一样,灯光也是昏昏暗暗的,忽明忽暗的灯光让人感觉仿佛走进了一个被时光遗忘的角落。

店里的桌椅都摇摇晃晃的,坐上去咯吱咯吱地响,感觉随时都能散架。员工们正想着,这也太寒酸了吧。

结果李老板还在那和服务员砍价呢,只见他双手抱在胸前,皱着眉头,那眉头皱得都能夹死一只苍蝇了,他严肃地说:“你看我们这么多人,给点优惠呗,要不我可带他们去别的地方了。”

那表情严肃得就像在谈一笔大买卖,口水都喷出来了,就好像这优惠的钱是从他自己腰包里掏出来似的。最后硬是让服务员多送了几盘青菜。

吃饭的时候,李老板眼瞅着有个员工拿了太多羊肉卷,就赶紧跑过去念叨:“哎呀,别拿那么多,吃不完浪费,要罚款的哟。”

那员工被他这么一唠叨,尴尬得赶紧把羊肉卷放回去了一半。这时另一个员工开玩笑说:“老板,你这么抠,是不是家里的钱都藏在床底下啊。”

李老板一听,脸涨得通红,就像熟透的西红柿一样,反驳道:“我这是节俭,懂不懂!”

从公司的环境就能看出李老板的抠搜本性。办公室的装修还是十年前的风格,墙面的油漆已经斑驳,有些地方甚至开始脱落,就好像一幅被岁月侵蚀的画卷。

那几把办公椅,椅面的皮革早已磨损,露出里面泛黄的海绵,有些海绵都已经碎成了渣,但李老板依旧舍不得换新的。

有一次,一个新员工刚来上班,坐下椅子没一会儿,椅子腿就断了,新员工一屁股坐在地上,狼狈不堪。

李老板听到动静跑过来,第一反应不是关心员工有没有摔疼,而是心疼地看着椅子说:“哎呀,这椅子怎么这时候坏了,修修还得花不少钱呢。”

公司的复印机,经常卡纸,每次维修师傅来检查,都建议换一台新的,可李老板总是摆摆手说:“修修还能用,换什么新的,那得花多少钱啊。”

维修师傅都无奈了,说:“李老板,这复印机都修了好几次了,再修下去成本也不低啊。”

李老板瞪大眼睛说:“再怎么着也比买新的便宜。”

员工们的福利待遇在李老板的抠搜下,也是可怜巴巴的。夏天的时候,气温常常高达三十七八度,公司的中央空调却像是一个迟暮的老人,吹出的风都是有气无力的。

员工们热得汗流浃背,汗水就像小溪一样顺着脸颊往下流,纷纷向行政部门反映,希望能把空调修一修或者换一台功率大一点的。

行政人员无奈地说道:“我已经跟老板反映过好几次了,可老板说开空调太费电,让我们克服一下,还说心静自然凉。”

结果有一天,李老板自己在办公室热得受不了了,偷偷拿了把扇子在那拼命扇,那扇子扇得呼呼作响,一边扇还一边嘟囔:“这鬼天气,这电怎么就这么贵呢。”

那滑稽的样子被一个路过的员工看见了,差点笑出声来。员工们私下里都调侃说,老板这是要把抠门进行到底了。

逢年过节,别的公司都在给员工准备丰厚的礼品或者奖金,而李老板却总是能想出一些奇葩的省钱招数。

有一年的中秋节,大家都满心期待着公司能发一盒月饼,哪怕是普通的也好。

结果李老板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批散装的、临近保质期的小月饼,一人发了两块,还在公司大会上振振有词地说:“这月饼虽然是散装的,但也是月饼啊,大家就凑合着吃吧,心意到了就行。”

发放的时候,有个员工不小心掉了一块月饼在地上,李老板那速度,跟火箭发射似的,一下子冲过去捡起来,吹了吹上面的灰尘说:“别浪费呀,擦擦还能吃呢。”

旁边的员工们都面面相觑,觉得老板这行为太夸张了。

还有一年春节,李老板说要给大家发福利,大家满心欢喜,结果他拿出来一堆春联和福字,说:“这可是我精心挑选的,很有节日氛围呢,大家拿回家贴上。”员工们看着这些不值钱的东西,心里别提多郁闷了。

公司的办公用品更是被李老板严格管控着。每个员工每个月只发一支中性笔,而且还是那种质量最差的。

要是笔不小心丢了或者坏了,想要再领一支,得写一份长长的申请,说明笔损坏或者丢失的原因,经过部门经理和李老板的双重审批才有可能领到新的。

打印纸也是如此,双面打印是必须的,如果被发现单面打印,会被李老板在公司群里点名批评。

小主,

有一次,一个新员工不知道这个规矩,单面打印了一份文件,李老板直接冲到新员工面前,痛心疾首地说:“你这是在烧钱啊,你知道一张纸多贵吗?”那夸张的表情把新员工吓得一愣一愣的。

新员工委屈地说:“老板,我真不知道,以后我会注意的。”李老板还不依不饶,在公司里念叨了好几天这件事,把大家弄得哭笑不得。

出差的员工更是苦不堪言。李老板给的出差预算少得可怜,只能选择最便宜的交通工具和最简陋的住宿。

有一次,一位员工去外地出差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因为预算不够,只能坐绿皮火车的硬座,坐了十几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