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归建和授衔(1 / 2)

六月份的事情挺多的。

除了处理海外的问题,建立新行省和托管区,招募迁移人口等事务,对内还有部队的改编、区划的重新划分等,对外还有大量的外交活动、鬼子本土的移民安置、帮助天竺各邦分家等等事务。

从中枢到地方,从民间到部队,大家都忙得脚不沾地。

花国军事上的调整主要是三件大事。

一是联合军改名为国土保卫部队,划分各支部队的职能,调整军区的划分。

二是国土保卫部队施行正式的军衔制,完善部队的指挥体系和内部结构。

三是303军和部分海外作战集群部队的归建工作。

部队改名没什么好说的,联合军的使命已经基本完成,花国现阶段的目标就是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可以保证国家建设和正常秩序的国防力量。

部队职能的划分比较复杂。

除了原有的陆海空三军编制和战略科学部队的编制,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国家建设发展需要,服务于国防建设,花国决定增设几支专业的武装力量。

其中包括维稳所需的武装警察部队、预备役部队、海警、消防部队、地质勘探部队、森林警察、工程建设部队、气象部队、资源开发部队等准军事组织。

一些部队的职能相对单一,但却对人员的技能和素质要求极高,很多岗位的人员需要从头开始培养,直接从作战部队选拔人员肯定是不行的。

这是一个长期的组织建设计划,需要一批专业的院校来培养专业的人才。

总参谋部决定在全国各地,以原抗大和各地的中高等院校为基础,改组和新建二十一所专业类军事院校,为国家培养相应的人才。

军区的划分就比较简单了,全国划为第一到第十五军区和一个中央警备区,共十六个军区,托管区分为北方军区、南洋军区、澳洲军区和中南军区。

海军部奉命建立澳新舰队和太平洋舰队,岸防部队和内河舰队改组为近海防御舰队。

自此,花国五大舰队的基础便打下了。

海外作战集群有了固定的驻地,分别在釜山、夏威夷、达沃、望加锡、米里、巨港、万隆、澳东(昆士兰)、澳南(悉尼)、南岛设立十个驻军基地。

北方舰队母港分别设置在夏威夷、中途岛和琉球。

此外,海外作战集群还在托管区设立了大量的治安管理所,少量驻扎人员和装备,以维持当地的正常秩序。

换句话说,海外作战集群在托管区还兼职治安部队的工作。

北方舰队和海外作战集群空军部队在托管区还有十几个补给港口及驻军机场,负责托管区内的空中和海上航线的安全。

海外作战集群属于国土保卫部队序列,但主要定位从海外地区的重要作战力量,向托管区治安和边防力量转变。

自然的,海外作战集群也采取了与其他部队同样的正式军衔。

说是正式军衔,其实就是把原来的临时军衔制进行了完善,并加强了专业士官和技术军官的培养规模。

正式军衔序列中最高级别是荣誉性质的兵种元帅衔,接下来是大将、上将、中将和少将、准将等高级军衔。

由于军中战功卓着和资历深厚的老前辈很多,大将军衔还细分出了政工、后勤、总务和总参四种平级的待遇军衔。

老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了大半辈子,军种元帅衔和大将衔算是国家对这些老前辈的一种官方认可。

老前辈们还是很高风亮节的,不少人直接推辞了元帅和大将的授衔,主动退居二线,把机会留给了正当年的战友。

老师长推辞了陆军元帅的军衔,但一好亲自把礼服和肩章送到了老师长家里,老师长不好再推辞。

不过在军部完成注册登记之后,老师长就主动退出了一线部队的指挥岗位,申请去组建陆军军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