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齐老的乐评!(2 / 2)

“只是在演唱方面,秦轩还需要继续雕琢,若是他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与歌曲一体融合,再通过独特且优质的嗓音深情的演绎出来,那将会把这首歌曲的情感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

“不过,我有信心,假以时日,将唱功技巧精细雕琢之后的秦轩,会给我们一首更好的东风破。”

“说回歌曲本身,愚以为,“东风破”显然不是一首普通的古风歌曲。”

“秦轩用他独特的音乐才华和深厚的文学底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韵味和情感的古风世界。”

“这首歌曲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美妙的旋律,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

“它是一部充满诗意的,划时代的,重新定义了一个音乐流派的作品。”

而后话锋一转,就切入到了后半部分,开始说起了“中国风”的事。

“那么,这个新的音乐流派唤作何呢?”

“秦轩说,此为‘中国风’。”

“并为其定义以十八字之特点,是为: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

“概括为:三古三新。”

“余初听迷茫,而后豁然开朗,亦万分同意。”

“可深思一晚,又觉此十八字太过文气,不够通俗。”

“顾想大胆总结一下,将其直白的定义为:这是一种融入了华夏古文化元素,而又与现代音乐相结合,从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

“而提及这种融合,余回忆往昔,发现这种风格的发展,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当时,便有诸多音乐人开始尝试将华夏传统文化融入现代音乐当中。”

“或许,这便是秦轩于台上所言,将功劳归结于‘前辈’的原因所在吧。”

“可老朽不才,却想说一句:秦小友大可不必过分自谦!”

“因为,此前包括我在内的华语音乐人之尝试,几乎皆是以失败告终。”

“失败之原因诸多,但愚以为最关键之处,便是我们无法跳出设立好的方框,从未想过西洋乐器亦能制作华夏古风歌曲。”

“而今,经过秦小友之提点,我整个人如醍醐灌顶。”

“是啊,乐器何错?”

“若是追根溯源,琵琶、唢呐亦非华夏原产,我华夏文化之最大特点,不正在于‘包容同化’四字?”

“何以到了吾辈,却如此固执,甚至是偏执?”

“愧也,羞也。”

“却也幸运,有生之年能得见此横空出世之天才,一扫往旧之困惑,老朽甚是欣慰,亦有感谢。”

“感谢秦小友带来的两首佳作,亦感谢秦小友为华语乐坛开辟的这一全新的音乐流派。”

“它的名字叫:中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