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夜闯城门的消息传到橡城卫府统军李年的耳朵里,就像冷水溅入了热油锅。
他原本躁动不安的心变得更加难以平静。
真正棘手的难题毫无消除的迹象,细小而危险的苗头无处不在,二者都令李年头疼不已。
他因为各种各样的糟心事几夜没合眼,只能在白天趁空迷糊一会儿。
如今他年过四十,伤病偶尔发作,热血时常翻涌。眼见风烟将起,他只怕自己保藏多年的长刀生锈易折。
夜风辛勤丈量城墙的高度,却因为不识数而发出不甘的呼啸。
李年在城楼上吹了半夜冷风,连舌头都冻麻了。
“去……把崔应水……找来。”
侍卫领命而去,没过多久,便带来了卫府佐事崔应水。
崔应水年纪不过二十出头。为了显得老成,他特地蓄了两撇短须。
当然,李年没有把崔应水的伎俩放在眼里。他心里甚至觉得这种故作端庄的行为和崔应水的年龄一样幼稚。
“如何?”
崔应水奉命查问城门发生的骚动,对李年的提问早有准备。他不假思索回禀道:“夜闯城门的是一户姓胡的人家,七口人,城尹已经吩咐将他们全部押入刑房了。”
“薛均?他的消息那么快?”
在李年的印象中,城尹薛均说话做事总是慢条斯理、像是故意要让旁人干着急。
今夜事有反常,人也有反常。
“是。”崔应水顿了顿,才说,“城尹认为,城内的事务不该由卫府插手,我还没来得及盘问清楚胡氏一家人深夜出城的缘由,城尹就把关涉此事的人全都带走了。”
李年听了崔应水的解释,追问一句:“他亲自来拿人?”
崔应水点点头,做出肯定的回答。
李年知道城尹薛均拿人的理由无可反驳,就算他在当场恐怕也阻拦不了。
因此,他没有责怪崔应水不知变通,反而说:“你放人是对的。薛均这么快就反应过来,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你怎么看?”
冷风吹得崔应水的圆脸紧绷起来。
他摸了摸唇边的短须,眉头一皱,露出思索的神色。
“城尹一言一行,公正无私……”
李年抬手打断了他的话。
“这里只有你我二人,你想说什么,不必遮掩。”
崔应水这才下定决心,一口气说完他想说的话。
“胡氏一家见到城尹就像见到救星一样,我不认为二者私下里没有交谊。”
李年点点头。
崔应水名分上是卫府佐事,归他这个卫府统军任意调遣,实际却是蔡都督一手提携的后进之秀。
他安守本分,并未将崔应水当作心腹亲信。
崔应水心有所感,自然谨言慎行,对待李年敬重但却生疏。
“你认为他们交谊是否深厚?”李年又问。
崔应水见李年脸上有赞同之色,暗暗松了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不深。卫府的人手在附郭和城门的排布,城尹也有所耳闻。倘若胡氏事先向城尹求助,应该有办法不惊动卫府的哨子,悄悄出城。”
李年对崔应水的回答十分满意。
他面前这个年轻人虽然处事不够老练,却拥有过人的聪颖。他心里也很佩服蔡都督慧眼识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