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过年, 各种大宴小宴不断。
沈流年是王妃,勋贵世家哪怕再不喜她商户出身,也要递上名帖。
特别是皇室小年家宴上,楚湘王跟其王妃的表现都传开了。
楚湘王怒怼老七跟福王世女, 听说福王世女回家就被打了个半死, 老福王扬言要上奏废世女, 反正福王世女过年都要在床上躺着。
还有楚湘王大殿之上朝兴王扔橘子, 王妃在慈元殿中朝众妃摔茶碗。
这俩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脾气都不好。
要是为了一张帖子,惹的楚湘王跟王妃不悦,她们吃不了兜着走。
还好沈流年根本不出门, 谁的帖子都没用。
云丞淮也是,她的那些姐妹们, 没少来请, 她都给拒了。
理由是,“虽然陛下宽仁, 但本王还是要多反思,出去饮酒作乐, 就是不思悔改。”
这样的言论一出,那些皇女们喝酒都没滋味, 还显得她们不思教诲了。
云丞淮才不管别人怎么想, 她此时还是越低调越好, 最好是能在朝堂上谋得一职。
不过不着急, 等过完年再说。
沈流年说,春闱泄题案, 涉及礼部尚书,甚至涉及右相, 她们的背后是四皇女。
这样的案子,绝不是大理寺能拿下来的,何况是大理寺少卿,必须要有皇女坐镇。
云丞淮正好趁机主导此案,还天下读书人一个清明公道的科举,此举能得到什么样的好处,不言而喻。
只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春闱泄题案是真的。
春闱在二月,题还没出呢,就确定泄题,当真有些魔幻了。
云丞淮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只是沉默不语。
平日里,只要没事,也就练练字,学学武,研究南秦北齐的律法,并动手写一部新律。
直到腊月二十八,一道消息传来。
云丞淮一日三餐,固定跟沈流年一起吃,俩人刚用完早餐。
北竹快步走进来道:“王妃,北齐使臣进都城了。”
两国停战多年,年底互相送礼正常,使臣来也正常。
北竹特意来报是因为,今年来南秦的使臣,是北齐权臣家的女公子,嫡出排二。
“长孙仪来了?”长孙仪此人,年纪轻居高位,正三品中书令,这个官职可以直接帮皇帝处理政务,官员密奏也得通过她,可见其权力。
长孙一家,全部身居要职,朝堂官员都流传着一句话——得罪了皇女还好说,得罪了姓长孙的,让你皇女做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