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姮拜见皇后娘娘,娘娘金安万福!”
王姮跪下行礼,态度十分恭敬。
“起来吧!”
李皇后四十多岁的人了,保养极好,看着也就三十岁的样子。
她容貌极好,气质雍容,端正的跪坐在主位上,尽显母仪天下的尊荣。
李皇后含笑看着王姮,眼底满都是赞赏,甚至带着一丝感激——
姜贵妃回宫的时候,向她交付差事,仔细说明了“回乡省亲”的种种。
其中,姜贵妃就提到了一节:
他们出京没过多久,就被楚王的暗探盯上了。
那些人倒是没有发现十一娘和小三郎,却想要抓住姜氏这个杨翀最爱的女人。
是以,接下来,姜贵妃一行人便总是遇到“匪人”。
山匪、水匪、马匪,甚至是隐匿山林的“乱兵”,一轮轮的截杀、埋伏,姜贵妃只能仓皇逃跑。
他们一路赶往沂州,就在即将抵达河东县的时候,被贼匪缠了上来。
情况十分危急,姜贵妃都做好了舍弃自己,保全十一娘、小三郎的准备。
恰在此时,王姮及时赶到,救下了所有人。
在某种意义上,王姮就是十一娘、小三郎的救命恩人。
只是,姜贵妃“回乡省亲”的真相不能公开,王姮的功劳也就只能被抹去。
不能正大光明的封赏,李皇后便想方设法的予以补偿。
她会提议圣人册封姜氏为贵妃,并默许圣人“爱屋及乌”的册封姜氏之女为公主,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虽然给了奖赏,但李皇后还是感念姜氏母女。
十一娘是她最小的女儿,小三郎更是嫡长嫡孙。
他们被保护得极好,全须全尾,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回来后,丝毫不见“逃亡”所产生的阴郁,反而个个健康活泼,作为母亲、作为祖母,李皇后都很是欣慰。
姜贵妃呢,又实在聪明,非常懂得分寸。
就连这次的怀孕,亦控制在李皇后所能允许的范围——
圣人都四十多岁了,太子亦二十多岁、接近而立之年。
李皇后的其他两个儿子,也都长大成人。
姜贵妃即便生出了皇子,却已迟到了十几二十年。
说句不怕犯忌讳的话,圣人都未必能够活到姜贵妃的儿子娶妻生子。
国赖长君。
若圣人有个万一,即便姜贵妃再受宠,她所出的儿子,也不能承继大统。
比自己的孙子都要年幼的庶子,真心不是什么威胁。
反倒能够成为将来儿子(孙子)展现友爱、仁慈、宽厚的皇室吉祥物。
虽然姜贵妃这一胎,是圣人登基后出世的第一个孩子,颇有些“吉兆”。
但,考虑到这诸多原因,李皇后还是大度的容忍并真心祝福。
因为除了这些原因,李皇后还意识到:
姜贵妃不是不能生,而是非常清醒的知道什么时候适合生。
只这一份聪明与理智,李皇后就愿意与姜贵妃和睦相处。
爱屋及乌,又有一份救命恩情,李皇后对王姮也十分和蔼、慈爱。
她冲着王姮招招手,“来,到我这儿来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