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怎样,铁矿在平长县,先和容知县打好关系肯定没错。
容知县不知道她心中的盘算,越发觉得她是个难得的真诚人。
再次感谢一番后,他主动提出:“去平长县教我们挖井的人,我给他们每人每天100文,聊表心意。”却没提给谢亦云的报酬。
大恩不言谢,谢知县给他们的帮助,不是一点点银钱能抵消的。
只在心里暗暗发誓,谢知县以后有什么事用到他们,一定尽心尽力。
谢亦云欣然笑纳:“那行,我就不客气了。”
只算工钱,一天一百文太多,但这里面还包含师傅钱,一百文也不算离谱,没必要推拒。
司空烈赞赏道:“谢大人是个豪爽人。”
他最看不惯有些文人表面上视钱财为阿堵物,看一眼都仿佛污了他们的品行,私底下还不是俗人一个,甚至中饱私囊、贪污受贿的都大有人在,偏在人前要惺惺作态。
谢知县这样态度坦然、干脆爽快地收下该得的钱财,反倒让他高看一眼。
说定半个时辰后启程,平长县两人唯恐耽误谢亦云安排事务,赶紧告辞。
俞县丞留下来,谢亦云给他交代一些事,最后叮嘱他:“我前几天叫村子里的陈木匠做了一架犁,今天下午可以做好。”
“你下午让人试一下做好的犁,哪里有问题再改改。”
“要是没问题你就召集木匠,尽量多做些,我从平长县回来就要用。”
她让陈木匠做的是曲辕犁。
在她上辈子,人们经过数百年的摸索,把直辕犁改成曲辕犁,这是农具上一项伟大的变革,从此翻地耕种的效率成倍数提高。
谢亦云长大的孤儿院在一个小县城的郊外,边上有田地,县城不是很发达,很多农民种田还用着老式农具,曲辕犁就是其中的一种。
她也用这种犁翻过地,对这种犁很熟悉。
在她发现这个时代还是在用直辕犁时,马上想到了要把曲辕犁做出来。
到桃花村的第二天,她找到陈木匠,通过解释、比划、画图等多种方法和他进行沟通,好不容易让陈木匠领会到她的意思,开始动工做犁。
她昨天去看的时候,曲辕犁已经基本完工,和她记忆里的模样一样。今天再做最后的修缮调整,就可以下地了。
现在她要离开,只能把试验曲辕犁的任务交给俞县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