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夫人还没答话,容知县先诧异地问:“谢大人要组建民兵?”复又摇头,“没这个必要,我们两个县在徐州内地,有易大将军二十万大军挡着,厉国兵过不来。”
谢亦云不置可否,意味不明地笑了笑。
这位易大将军可靠不住。
三年后,十八万厉国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夜之间越过他的防线,深入内地,第一个杀进的县城就是平阳县。
容知县看谢亦云不以为然的神色,恐怕她不了解徐州的情况,也不知道建军的困难,于是耐心地给她解说。
“组建民兵就要招人,这些人平日训练巡逻,需要提供他们吃食,军饷多少也要发一些,还要造兵器,所有的出项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顿了一顿,自认现在和谢知县已经十分亲厚,不需讳言,且谢知县于他有大恩,他不能知而不言,眼看着谢知县掉进坑里,因此直接道,“平阳县贫困,负担不起这笔费用。”
谢亦云抬眼,余光注意到云夫人脸上露出激愤之色,几次想要说话,都被身边的方夫人拦住,她只做未见,脸上现出一丝恰到好处的不解。
“组建民兵是为了抵挡厉国兵入侵,这本应是朝廷军队的职责,因为他们力有不逮,民间才自发组织兵队,按理说应该是由朝廷负担所有费用,难道朝廷不管吗?”
容知县听她说出此话,心中只道果然。
官场上许多事并不是按理来的,谢知县初入官场,人又年轻,不知道这些,也在意料之中。
“易大将军率领二十万军队镇守徐州,朝廷给他们发饷已是十分艰难,顾及不到民兵。”容知县解释,“所以各县建立民兵,都要自备粮食军饷。”
说着不由得庆幸,“我们两个县都在徐州腹部,厉国兵过不来,倒是省了这笔费用。那些距离边境较近的县,年年都为筹备民兵的吃用和军饷费尽心神。”
“此为将军无能!”
云夫人猛地一拍桌子,菜盘杯盏哐啷作响,茶杯翻倒在桌面上,水流出来。
方夫人收回扯着云夫人衣角的手。
她拦了云妹妹几次,最终还是没拦住,干脆不管了。
好在徐州离京城远,纵然议论几句朝廷,只要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不是太过分,也没人揪着不放。
她给身边的心腹嬷嬷使了个眼色,看嬷嬷把下人带出厅堂后,亲自守在门口,心中定了下来,从桌子上端起茶杯,正襟危坐,垂头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