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的喧嚣渐渐散去,龙若将几位心腹大臣和经验丰富的专家留在了帐中。夕阳的余晖透过帐篷的缝隙洒进来,给原本肃穆的氛围增添了几分暖意。
“诸位爱卿,”龙若的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沉稳,“今日的庆典固然令人欣慰,但朕心中始终有一丝忧虑挥之不去。”
兵部尚书张大人拱手道:“陛下可是在担忧灾情?”
“正是。”龙若微微颔首,“天灾无情,我们无法预料何时何地会再次发生。这次的洪灾,虽然我们最终战胜了它,但也暴露出我们在防灾救灾方面的一些不足。”
“陛下所言极是。”户部侍郎李大人接过话茬,“微臣以为,我们应当总结经验教训,防患于未然,才能更好地保护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龙若赞许地点了点头,目光转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张巡抚,“张爱卿,你治理地方多年,经验丰富,可有良策?”
张巡抚沉吟片刻,上前一步,拱手道:“回禀陛下,微臣以为,预防天灾,当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二是推广农业保险。”
“哦?你且细细说来。”龙若来了兴致。
“陛下请看,”张巡抚走到悬挂在帐内的地图前,指着其中一条蜿蜒的河流,“此次洪灾,主要原因便是这条河流水势凶猛,而沿岸堤坝年久失修,最终导致决堤。因此,微臣建议,朝廷应拨专款,加强对全国各地水利设施的修缮和维护,并在易发洪涝灾害的地区兴修水利工程,以确保百姓安居乐业。”
“嗯,言之有理。”龙若点头表示赞同。
张巡抚继续说道:“此外,为了减轻天灾对百姓造成的经济损失,微臣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农业保险。一旦发生天灾,百姓可以通过保险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不至于血本无归。”
龙若听罢,沉思片刻,问道:“推广农业保险之事,可有具体章程?”
“回禀陛下,微臣……”张巡抚正要详细解释,却被打断。
“启禀陛下,”帐外传来侍卫的声音,“李善人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
李善人?龙若微微蹙眉,他不是一直在灾区赈灾吗?怎么会突然来此?“让他进来吧。”
李善人快步走进帐内,向龙若行礼后,开门见山地说道:“陛下,微臣此次前来,是有一建议,想为预防天灾尽绵薄之力……”
李善人微微躬身,从袖中掏出一本厚厚的账册,双手呈递给龙若,“陛下请过目,这是微臣这些年来在各地赈灾的记录和心得。”
龙若接过账册,随意翻看了几页,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次灾情的发生时间、受灾范围、赈灾物资的调配情况以及灾后重建的进展等等,事无巨细,可见李善人用心良苦。
“陛下,微臣以为,天灾难测,我们固然要加强防范,但更要做好应对准备。”李善人顿了顿,继续说道,“微臣斗胆建议,朝廷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救灾基金,每年拨款存入其中,以备不时之需。一旦发生灾情,便可立即动用这笔款项,用于购买粮食、药品等救灾物资,如此一来,便可避免因筹措资金而延误救灾的宝贵时间。”
龙若听罢,沉吟片刻,点头道:“李爱卿此言甚是,设立救灾基金,未雨绸缪,实乃利国利民之举,朕准了!”
一旁的户部侍郎李大人面露难色,低声提醒道:“陛下,设立救灾基金固然是好事,但每年拨款数额巨大,恐怕……”
龙若明白他的顾虑,摆手道:“此事容后再议,先将设立救灾基金的章程拟定出来。”
“是,陛下。”李大人无奈,只得应下。
此时,一直站在一旁默默倾听的工部尚书孙工匠突然开口道:“陛下,微臣也有一建议。”
“哦?孙爱卿请讲。”龙若对这位以精湛技艺着称的老工匠十分器重。
孙工匠年近花甲,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他上前一步,拱手道:“回禀陛下,微臣以为,除了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推广农业保险之外,我们还可以从房屋建筑方面入手,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
“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龙若微微皱眉,似乎对这个概念有些陌生。
孙工匠解释道:“陛下有所不知,微臣早年间曾游历四方,发现有些地方的房屋结构十分奇特,即使遇到地震,也能屹立不倒,微臣潜心研究多年,终于掌握了其中的奥妙……”他从随身携带的工具包中取出一卷图纸,缓缓展开,指着上面的图样,详细讲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