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梁府雏形,巩固司隶(1 / 2)

关中大地,风云变幻,局势纷纷扰扰。

杨奉升帐聚将,偌大的书房内气氛凝重。

他高坐主位,神色肃穆,目光缓缓扫过帐下诸将。

文有杨业、贾诩、荀攸、李儒。

武有段煨、张济、韩暹、李乐、吴懿、许褚、典韦等人。

个个身姿挺拔,赫然在列。

杨业面容冷峻,一袭青袍,眼神中透露出坚毅与果敢。

贾诩神态沉稳,轻抚胡须,若有所思。

杨奉清了清嗓子,率先开口:

“如今这长安嘛,虽说由咱说了算。”

“可那事儿多球的,麻缠得很,实在是忙不过来么。”

“今儿个把大伙召集起来,就是商量一哈下一步咱该咋弄嘞。”

贾诩身为尚书令,微微欠身,沉声道:

“主公,当下局势虽看似有利,然各方势力虎视眈眈,不可掉以轻心。”

他捋着胡须,眼神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荀攸目前担任御史中丞之职,也点头附和:

“主公,关中之地,关键在于稳固根基。”

如今徐荣守梁县,徐晃镇洛阳、汜水关,张辽在河阳,此乃稳固之局。”

“但仍需谨慎谋划,以防有变。”

杨业上前一步,拱手道:

“父亲,咱们现在就捋一捋,把重要的事情处理好。”

“凡事都分轻重缓急,当务之急,应加强对周边地区的掌控,巩固势力范围。”

杨奉微微颔首,沉思片刻后道:

“建成说的对着嘞,咱这些人就应该齐心合力,一起谋大事哩。”

贾诩微微眯起双眼,神色凝重地再次开口:

“主公,稳定关东局势确为当务之急。”

“如今王允已去,那使者张种自然难以服众。”

“重新派遣使者,乃是向关东诸侯展示朝廷之诚意。”

“亦是为关中发展,谋得安稳之策。”

韩暹皱着眉头,满脸不悦,大声嚷道:

“关东诸侯,向来眼高于顶,瞧不起咱们。”

“贤侄当初投奔联军,受那等冷遇。”

“如今咱们得势,何必再去讨好他们?”

“简直是自找没趣。”

李乐也在一旁连连点头,附和道:

“没错,这纯粹是没事找事。”

杨奉一听有人提及儿子曾受的委屈,顿时怒上心头,猛拍桌案,大声道:

“他们敢欺负建成,额跟他们不得完!”

“迟早一个一个把他们拾掇干净,谁来劝也不顶事。”

荀攸见状,连忙拱手道:

“主公息怒,关东诸侯势大,不可不防。”

“如今他们内斗严重,朝廷若施加善意,或可化解他们对主公的敌意。”

“一旦关东诸侯没有共同的敌人,内斗势必会更加激烈。”

“主公只要厉兵秣马,迟早有一天能平定关东。”

杨奉听了荀攸的话,摸着下巴,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缓缓道:

“万一他们把使者给杀咧,朝廷那脸还往哪搁?”

“额还得出兵,给朝廷做主哩。”

“可咱这会儿,哪有那精力往关中出兵哩?”

杨业没想到这么小的一件事,众人竟持有不同的意见。

荀攸微微挺直身躯,神色郑重地解释道:

“阴谋诡计,成不了大事。”

“如今即使我军能打赢关东诸侯,但若轻易动武,只会陷入无尽的纷争。”

“我们必须反复地去沟通,反复地让步,直到最后非打不可之时再毅然出兵。”

“如此一来,既能展现主公的大度与诚意。”

“也能让天下人看到,主公解决问题的决心和智慧。”

荀攸此言一出,众人皆陷入沉思。

韩暹挠了挠头,满脸疑惑地问道:

“这是为何?”

李乐也紧蹙眉头,附和道:

“我也不明白。”

荀攸吐出一口浊气,继续道:

“现在贸然开战,麻烦众多,必须试着谈一谈。”

“主公要试着让天下人看到,您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诚心和魄力,这才是正道。”

“国家不寻正道,就没有读书人支持;不向百姓施恩,就没有百姓爱戴和支持。”

“好勇斗狠,只能如董卓之流,成不了大事。”

“学会容忍,学会宽恕,才是为君之道。”

杨奉听着荀攸的话,心中反复思量。

想到儿子杨业,想到未来的江山。

他咬了咬牙,道:

“好,为咧给建成打下一大片江山,额就忍一哈。”

荀攸拱手施礼,眼中满是敬佩:

“主公英明!”

杨奉微微抬起头,目光扫视众人,问道:

“谁可出使?”

荀攸略一思索,回应道:

“可遣太傅马日磾及太仆赵岐,持节尉抚天下。”

“此二人德高望重,定能胜任此重任。”

杨奉微微点头:

“善,公达负责上奏天子,拟订诏书。”

“这事就过去了,下一个议题!”

贾诩捋着胡须,神色凝重地道:

小主,

“关东的事,暂且如此。”

“主公还剩下一个最大的敌人,那就是驻扎在河东的董卓旧部牛辅。”

杨奉眼神一凛,拳头微微握紧,坚定地道:

“额迟早要把河东夺回来,那可是额起家的老窝子。”

杨业微微皱眉,问道:

“牛辅可是有什么行动?”

贾诩微微颔首,沉声道:

“牛辅兼并董越之众,又集结了李傕、郭汜、樊稠等人的兵马。”

“他们裹挟大量的壮丁、百姓、黄巾,兵马数量超过十万众。”

杨奉冷哼一声:“牛辅还挺有本事的。”

贾诩接着道:“现在牛辅驻军在蒲坂津,距离左冯翊非常近。”

杨业神色严肃,感慨道:

“看来河东的战事,迫在眉睫啊。”

贾诩点头道:

“没错,朝廷要出兵河东,还需要解决几个麻烦。”

杨奉眉头紧锁,问道:

“什么麻烦?”

贾诩停下三息,缓缓道:

“皇甫嵩和王允旧部,都是要解决的麻烦。”

“皇甫嵩手握重兵,且对京师一直虎视眈眈。”

“若朝廷出兵河东,他的态度至关重要。”

“而王允旧部,虽在王允死后群龙无首,但也不可不防。”

“他们或许会在关键时刻倒向牛辅一方,给我们带来极大的麻烦。”

书房内一时陷入沉默,众人都在思考着应对之策。

杨奉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道:

“一定要想办法,把皇甫嵩和王允的那些老部下稳住。”

“这事嘛,大伙有啥好办法没?”

众人面面相觑,开始纷纷献策。

一场关于河东战事的讨论,在书房内激烈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