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业成功安排好冀州、幽州诸事之后。
率领着一众将士,踏上了返回长安的路途。
一路上,众人心中既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又怀揣着对长安现状的好奇与期待。
终于,他们长途跋涉抵达了长安。
眼前的景象,让众人不禁眼前一亮。
与董卓治下的长安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如今的长安,街头巷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贩夫走卒们的身影愈发活跃,商贸往来频繁,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许褚望着热闹非凡的场景,忍不住惊叹道:
“君侯,咱们离开长安也没有多久,怎么变得如此热闹了?”
杨业面带微笑,眼中透着欣慰与自豪,缓缓道:
“没有利欲熏心的诸侯争霸,百姓自然而然能过上好日子。”
许褚若有所思地挠挠头,诧异道:“这么神奇?”
杨业目光坚定地看着来来往往的百姓,感慨道:
“大汉的百姓,是天底下最勤劳的百姓。”
“他们创造的财富,不被拿走、剥削的话,养家糊口绰绰有余。”
董卓统治时期,长安陷入了一片混乱与黑暗。
诸侯们为了争夺权力和地盘,不断发动战争。
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更别提安居乐业了。
而如今,局势逐渐稳定,
杨业父子在治理地方时,注重民生。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他们减轻了百姓的赋税负担,鼓励商业贸易。
为百姓创造了一个,相对宽松和平的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下,百姓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那些曾经因为战乱,而被迫停业的商铺重新开张,生意日益兴隆。
手工艺人们,精心制作着各种商品,吸引了众多顾客前来购买。
农民们在田间辛勤劳作,收获的粮食水果,不仅能够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还能拿到市场上出售,增加收入。
杨业和许褚、典韦漫步在长安的街道上,看着繁荣的景象,心情无比舒畅。
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所带来的成果,也看到了大汉未来的希望。
典韦大步流星,笑着道:
“君侯,咱们这一路的辛苦可算是没有白费。”
“看着百姓们过上好日子,咱心里也高兴。”
杨业点点头,展望道:
“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让大汉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像长安一样繁荣。”
“百姓们都能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
阳光洒在长安的街道上,映照着百姓幸福的笑容。
杨业一路回到那气派威严、甲士林立的大将军府。
刚一进门,便得知尚书令贾诩已在书房等候多时。
杨业径直来到书房,见到贾诩后,第一句话便是询问:
“我父亲呢?”
贾诩恭敬地回答:
“大将军陪伴天子去了,君侯要过去吗?”
杨业微微摇头道:
“我就不去了,没什么意思。”
接着,贾诩神色一正,道:
“正好我有要事,向君侯汇报。”
杨业目光落在贾诩身上,问道:
“什么事?”
贾诩压低声音道:
“益州牧刘焉,背疮发作而死!”
杨业略显惊讶道:
“这么突然?”
贾诩肯定地道:
“蜀中的细作已经反复确认过,不会有错的。”
“君侯,夺取益州的机会来了!”
杨业皱了皱眉,道:“真是不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