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这不是迷信(1 / 2)

《这不是迷信,这是华夏傩戏》

【傩戏,很多人认为它来自小日子,但它其实是独属于我国的非遗文化。】

【自古表演傩戏的人,也被看成能和鬼神沟通的“通灵”之人。而傩戏的精髓还得从傩面开始。】

【制作傩面的木料取材特殊,既要轻巧易佩戴,又要坚韧耐用,经得起上百年的传承。】

【找到合适的木材,将木头聚成合适的尺寸,再浸泡上7天7夜,摁下去,才能避免傩面裂开。】

【而制作尺寸,也要比照前人的制作一致,看着师傅雕刻木料很是轻巧,但如果自己做才会发现,雕刻非常费劲。】

【每十个里面,至少有两到三个傩面会因意外断裂而前功尽弃。】

【因为种种原因,傩戏的传承异常艰难,往往一场演出,收获的也仅是一餐饭钱。】

【贵州傩戏有傩堂戏,地戏和阳戏之分,其中安顺地戏因色彩更加强烈,也为人所知道的更多一些。】

【戴上面具,配上远古气息的歌舞,便是傩戏。人有难,方有傩,傩舞起,百病】

(傩戏本身就难以推广,因为它最初就是祭祀舞蹈,而且还不是谁转编的舞蹈,最初来自每一个地冥守神的指点,所以每一个小聚落的傩戏都不一样,讲究也不一样。它的作用:1向守神上供。2求守神庇护。其中的动作手势等等,最初就来自守神的传授,并不是人造文化,所以非常的诡异。

这里面的守神也有大小等级区分,一些就是些山精野鬼,磕头拜像,或是当地附近野生动物族群的兽王。高级一点的,就是山河水神。山河水神根据自身实力也有级别。最高的傩戏,拜的是天地,日月,四象,和冥府幽宫,最特殊的是人面傩,类似本家仙,就是自己祖先,也是最恐怖的。

其中随着傩传承的还有配套的彀。简单来说就是守神赐予的秘法,庇护赐福,甚至是法术。但不知道为什么,如今只剩傩。)

(傩者,舞即巫也。

之前魈出来的时候就有人说这是日文化的节奏,只不过当时没那么大,说来惭愧,第一次知道这东西居然是在游戏里)

(什么是文化自信?

前几天去殷墟博物馆参观,看到一张商代人盖房子的解说,盖房子需要在地上挖个深坑,放入木头,固定好才能在上方搭建屋顶,木头就叫-基,深坑底部就叫-础,这就是我们品尝说的“打好基础”的由来,我真的被震撼到了,一个简单的“基础”两个字,就是3300年前流传下来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话,都是几千年前传下来的!)

(没法,只有经济起来了,文化才能起来。)

(岁除,先岁除一日,大傩。

敦煌遗书里也有“驱傩辞”了。

我中夏文明,一脉相传,虽然如今诸多困难,但尽力而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