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大胆(1 / 2)

义州城外,朝鲜国王李昖带官员列队迎接。

远远的,只见大队人马开来,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队伍中的那一抹缇色——锦衣卫缇骑。

“巡按辽东监察御史,曹按院到。”

李昖连忙迎了过去,“曹按院。”

曹学程勒住马缰,翻身下马,冲着李昖一拱手,“殿下。”

“久闻曹按院大名,今日一见,果真不凡。”

曹学程这个辽东巡按御史是新近才上任的,而且在都察院中资历很浅,是朱翊钧破格将其选派为辽东巡按御史,就算是有点名气,也传不到朝鲜。

很明显,李昖就是在说客套话。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虽然是召李昖入京问询,曹学程在场面上以礼相待。

“倭寇来势汹汹,以致殿下颠沛,一路蒙尘,今见殿下依旧神采,下官不胜欣喜。”

经过刘綎等人那如狼似虎的表现,曹学程几句话,就说的李昖心里暖暖的。

“全赖陛下圣明,天朝将士用命,才使国土收复,倭寇败退。小王与朝鲜,才得以残喘至今。”

“今见曹按院前来,如久旱逢甘霖,朝鲜上下,莫不欢呼。”

曹学程笑道:“败退倭寇,这其中,也有殿下与朝鲜的一份功劳。”

这话,曹学程是发自内心的真话。如果没有朝鲜,倭寇就不会攻打朝鲜。倭寇不来,怎么败退倭寇?

“下官方渡鸭绿江,便觉阳光明媚,分外刺眼。想来是因为殿下指挥有方。”

“哪里,哪里。”李昖不敢应承。

“皆因天朝大军在此,朝鲜才得以阳光普照。若说朝鲜的太阳耀眼,那也是因为我大明皇帝陛下宛若仙人,圣德巍巍,朝鲜不过幸承天子之泽,方有今日之光。”

“要说太阳,唯有我大明皇帝陛下。区区朝鲜,不过萤烛之光。”

曹学程倒是没有想到李昖拍马屁也是一套一套的,“殿下真知灼见,下官由衷钦佩。”

“只是,下官蒙圣上信任,特来朝鲜,向殿下传达旨意,您看……”

李昖当即明了,闪身让出路来,“香案早已设好,曹按院,请入城宣旨。”

曹学程没有行动,而是看向跟在李昖身后的一位明军参将。

这位参将名叫马林,是名将马芳的次子,也就是萨尔浒之战中的四位老将之一。

马林代表大明朝,驻守义州。一来,义州紧靠辽东,很多军需物资在此转运。二来,朝鲜国王李昖就在义州,马林从旁保护。

见马林暗暗的点了点头,曹学程这才迈步,“有劳殿下。”

曹学程是宣旨的钦差,毫无疑问的走在最前端,紧接着便是锦衣卫的那千户以及辽东宽奠副总兵佟养正等人。

李昖和一众朝鲜官员,走在最后。但凡是大明朝派钦差前来朝鲜,都是这么一套流程,朝鲜君臣早就习惯走在队伍最后。

走进义州官衙,正堂中摆放着香案,香烟袅袅,不绝如缕。

官衙外,是大队的明军官兵。

曹学程手捧圣旨,立在大堂外的台阶上,其左侧站着锦衣卫的那个千户,右侧站着辽东副总兵佟养正。

参将马林,站在台阶下,矮他们三人一头。

“圣上有旨。”

“臣李昖,接旨。”

朝鲜国王李昖跪倒在地,其余的朝鲜官员闻声纷纷跪倒。

曹学程立于台阶之上,冷冷的盯着跪在地上的朝鲜群臣,而后,缓步走下,来到跪趴在地上的李昖面前。

李昖只见眼前多了一双官靴,抬头一看,正是曹学程。

“殿下,圣上吩咐了,为了照顾朝鲜的颜面,旨意,您自己看即可,不必宣读。”

李昖心中诧异,可不敢表露出来,只能连连称是。

他下半身跪在地上,上半身半躬着身,待其打开圣旨一看,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熟悉的六个字,“奉天承运皇帝”,接着,便是另外两个在李氏朝鲜不常见的字,“敕曰”。

看完这六个字,李昖心里已经凉了半截。

等他全部看完,剩下的半截,也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