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亚马逊的成功之道(2 / 2)

“我参考了亚马逊的销售理念,觉得图书和音像制品这个大的分类,同样适合中国。”

“首先这些产品,质量稳定,不存在个性化偏差的问题。”

“第二,国内有非常成熟的出版社和政府管理部门,不用担心后续的生产问题。”

“第三,这些产品的定价不太透明,能让经销者保持合理的利润,不用杀价拼市场。”

一口气说出自己的一些观点,雷总讲的足够简单,他担心李成东不了解里面的门道。

李成东当然不是小白,他对电子商务有独特的一套理解。

虽然雷总比他年纪大,但在经验方面,还真是他具备的比较多。

考虑了一下话术,李成东决定先从一些认知上的错误来切入。

“雷总,你说的这些,确实是亚马逊成功的理由,但你忽略了一个关键。”

“哦?你说说看!”雷总大感兴趣。

李成东好整以暇地拿起一本摆放在一旁的图书,应该是雷总平时看的闲书。

书的名字,叫做《现代散文诗精选》,大概是二百多页的厚度,定价为十元。

“同样类型的书籍,如果是一本英文原版的诗集,雷总你觉得定价会是多少?”

雷总对于这方面,是没有一点概念的,他给出一个大概的预估,十美元。

“错了,价格至少是五十美元,甚至高达一百美元。”

李成东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他可是有过深刻印象的。

“居然这么贵?”雷总倒吸一口冷气。

“我们总有一些惯性的想法,觉得美国经济如此发达,图书类产品应该是地板价。”

“但真实的美国社会,正版书价格贵的要命,例如一套大学生的教材,很轻松便能达到上千美元。”

“如果你想买盗版,先不说有没有渠道,光是被发现后的罚金,就让一般人根本承受不起。”

李成东说的都是真实的情况,他曾经去过美国逛了下对方的书城,发现里面的图书全都是天价。

任何一本书比国内都贵五到十倍,这还是没算汇率差距的。

雷总开始沉思了,李成东说出美国的图书如此昂贵,肯定不是为了凸显国内的价格便宜。

“成东,你的意思是,美国人在网上买书,是因为价格便宜?”

雷总有些不确定答案,网上购物的人群,好像都是因为价格便宜才选择这个渠道的。

如果现实中图书和网上一个价格,那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线下买书,至少能看到书的样子。

李成东也不想卖关子,他直接给出了答案。

“亚马逊的图书,普遍价格比实体店里低三到四成,每年贝索斯家族要补贴20亿以上的美元。”

“作为对比,亚马逊的市值从1997年的不到五亿,到2002年已经是二百亿了,今年更是有望突破三百亿。”

“销售市场的亏损,全部从金融市场挣回来,这才是亚马逊的竞争力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