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父与子对决(三)(2 / 2)

“不是,很明显的咬口,吃口相当猛!”

敖慕之面目表情严肃,很缓慢地收着线。

“来了来了,就是这个咬口!”

又抽了一竿,又空了!

“这怎么回事儿?!”

敖慕之一连抽空了两口儿了。

“不应该啊!”

把钩子拿到手里,敖慕之仔细的检查着钩子。

钩尖挺锋利的啊,也没钝没变形,怎么就钓不上来鱼呢!

敖海源放下竿子走了过来。

“你再抛一竿我看看。”

“好!”

“嗖!”

听完老爹的话,敖慕之又抛出去一竿徐徐回收。

“老爸你注意看啊,那个鱼吃口很猛的,我觉得是大鱼!”

“你怎么就那么肯定呢?”

敖海源也是不解。

“想啊!刚才咱们钓的那么多大鱼,都是轻轻一口,没有太多的发力动作。这个呢?发力凶猛,吃口也凶猛!”

“吃口一瞬间手感真的很爽,但是就是钓不上来,这点让我很是郁闷!”

敖慕之说着说着,脸上就带出来不高兴的表情!

敖海源在儿子抛竿拖钓的过程中仔细的观察了一下水面,并没有发现特别的雾气。

极少淡灰色雾气,星星点点的白色雾气最多,还都不大。

对于刚才敖慕之遇到的咬口,敖海源这会儿猜的也八九不离十了。

“又来口了,又来了老爸,老爸你快看!看我的竿梢啊!”

绷紧的主线带动竿梢不停地抖动。

敖海源刚想说等一口儿,敖慕之就又抽了竿。

没有任何悬念,还是空!

“啊啊啊啊啊……”

敖慕之有点儿上火了。

“明明那么明显的咬口,怎么就钓不上来!”

“我大概知道水底下是什么了,能这么玩儿的也就是那种鱼了!”

敖海源若有所思的点着头说道。

“哈?老爸你知道是什么鱼了?”

敖慕之有点不可置信。

“当然,这种鱼还相当的不错!你再抛一竿,别上饵了,就钩子上这一点就行,集中到钩尖上。对,就这样!”

指导着敖慕之把钩子上的沙蚕全部推到钩尖上后,又抛出了一竿!

“慢慢收,等有了咬口的时候等一下,别着急抽竿刺鱼!”

很快,拖的过程中,敖慕之又遇到了刚才的咬口。

“又来口了!”

“稳住稳住!”

敖海源按住敖慕之的肩膀,防止他一激动又抽竿刺鱼。

随着竿稍抖动加剧,敖海源松开了按住儿子肩膀的手。

“不要大力刺鱼,慢慢提竿就行!”

“慢慢提竿吗?”

“对,慢慢提竿!”

随着竿子像手竿一样的收回来,一条中指长短的深褐色小鱼在半空中扭动着身体。

“这这这……怎么就这么个小玩意儿?”

看着手指头那么大的小鱼,敖慕之很难把它和刚才猛烈的咬口联系在一起。

“哈哈,就是这个小玩意儿!”

敖海源哈哈大笑着。

小鱼很容易就摘了下来,因为嘴唇就钩了一点皮儿,也许再多扭动几下就脱钩跑了。

“还记得上次咱们玩儿海水小物钓那次吗?鱼笼里抓到的那些小鱼,里面就有它!”

看着掌心里扭来动去的鱼,敖海源给儿子解释道。

“这也是虾虎鱼,不过它的名字叫纹稿虾虎鱼。天津老家那边儿土名儿叫海刺脑儿,咱这边叫三道门儿。”

如果要选出一种鱼,代表中国北方潮间带,纹缟虾虎鱼大概会高票当选。这种不起眼的小鱼,可以说是北方潮间带最“成功”、最常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虾虎鱼。

像多数虾虎鱼一样,它们也是肉食性鱼类,凶猛贪食,对于能够入口的食物来者不拒,甚至于敢以小博大。

有科研团队野采时发现过,淡海水交界的河流里,纹稿虾虎鱼咬烂过的一条红鲤鱼的尾鳍。

这种鱼是出了名的傻大胆儿,野生状态下都可能会咬人手指。

如果食物体积较大无法吞噬,这些鱼便会像多鳍鱼或虎脂鲤那样“死亡翻滚”,撕碎食物。当食物实在匮乏,那么同类也会被它们纳入食谱。

“我小的时候去海边钓海粘逛,你爷爷都会用小刀片一些这种鱼的鱼肉来钓大鱼!”

敖海源看着手里的小鱼勾起了回忆。

“那老爸咱也把它做成鱼片钓鱼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敖慕之也想把鱼宰了体验一把以鱼钓鱼。

“这倒不用,咱们现在的饵料充足,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况且你这条也不小,都快10厘米了,算是种群里最大的体型了,等回家的时候简单处理一下,裹面糊油炸一下,撒上椒盐儿!一口一个那才叫好吃!”

据《食物本草》所记载,虾虎鱼可“暖中益气,食之主壮阳道,健筋骨,利血脉……”,是药膳食补的佳品。

现代医学证明,虾虎鱼肉质中维生素A含量丰富,能促进人体皮肤新陈代谢,使之保持弹性水嫩,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虾虎鱼肉质富含水分,骨刺少而细软,是加工美食上好的烹饪原料。“家焖胖头”香气四溢,口感鲜美;“椒盐胖头”外焦里嫩,唇齿留香;“蒸咸鱼干”筋道味浓,风味独特,是佐酒下饭的佳肴,历来被渔家作为待客的特色菜品,也是海鲜餐厅的招牌菜,广受本地饕餮客和外地游人的青睐。

说着敖海源也舔了一下嘴。

“真的?那我多钓几条!”

“要是你爷爷在咱这边儿,他能天天来钓这东西,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