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红楼梦的厉害(2 / 2)

这边钱老爷子已经在看第二遍了,而网上早就已经闹翻了天。

“卧槽,你们看了哪本?我看了李清河的《寄生虫》。我就想说,这种靠偷偷摸摸在雇主家里休息的事好像还真是可以。”

“我看了《人间》,说实话,题材很新颖,但是我不太喜欢看。”

“高尔夫的《和平》看完真是感悟良多,还好现在各国之前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和平的,战争真是让人厌恶的东西。”

“我看的是拉格尔的《飞鱼集》,里面的各种小诗实在是太有趣了。”

“说起诗,你们看没看过乐神的《红楼梦》,里面的诗词真是太强了,明明是一本文学作品却放了九十几首诗。

就算是一本诗集里面也就这个数量的诗词了吧。”

“确实,而且这里面的诗词还不是滥竽充数,这些诗词不仅和作品相得益彰,而且非常有内涵。”

“说起诗词,你们最喜欢《红楼梦》中的那首诗?我先来,我最喜欢那首‘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这首诗完全揭示了贾雨村这个野心勃勃的政客的内心世界,追求功名利禄是他唯一奋斗目标。”

“要说印象最深刻的一首诗我觉得是《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特别是这首诗还出现在第一回,我原本还没看进去这本《红楼梦》呢,一看到这首诗歌直接就是惊为天人。

可以说因为这首诗,我认真的看完了整本《红楼梦》。”

“怎么?我的《葬花吟》不配吗?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夹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首诗歌完全就是林黛玉的自我写照啊,林黛玉的一生,犹如娇嫩的花朵,在阳光明媚中盛放,在狂风骤雨中衰落。她空有才华却无法施展,感情细腻却易衰易折。”

“最后一支《飞鸟尽投林》也很让人中意啊。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想想最开始时贾府的豪华和辉煌,再看看最后的落魄和没落,就算明明知道是大势所趋,但还是不免让人唏嘘。”

……

《红楼梦》的读者们纷纷在网上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只不过这些看法都比较的浅显。

要知道,这可是《红楼梦》啊,在四大名着中,《红楼梦》无疑是最难懂的一本。

不仅仅是其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还有其中那些用名言隽语的方式表达了小说所要表达的哲学思想。

比如“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像这样如名言隽语的一些话,本来就包涵着深奥的哲学道理在里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大部分读者们现在粗略读了一遍之后所能讨论的都只是一些表面的东西,比如哪些诗词好听……

甚至不少读者表示有些理不清《红楼梦》的人物关系,看起来也是迷迷瞪瞪的。

这也正常,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