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段,六幺独舞。
描绘的是韩熙载站在红漆羯鼓旁,两手抑扬地敲鼓。
韩熙载右手举起鼓捶,使人感觉仿佛这二捶敲下去就能听见鼓的声音似的。
郎粲侧身斜靠在椅子上,一边可以照顾到韩击鼓,一边可以欣赏王屋山的舞技。
画中还有一位青年在打板,应是韩熙载的门生舒雅。
在这一场景里,我们明显可以发现添加了一位新面孔。
有一个和尚参加了夜宴,是韩熙载的好友德明和尚,他拱手伸着手指,谦卑的低着头,好像感觉和尚出现在这种场合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眼看着“施主”击鼓而不看舞伎,再看旁边为韩熙载打着节拍鼓掌的人,恰恰与和尚的神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段,宴间小憩。
描绘的是韩熙载坐在床榻上,边洗手边和侍女们谈话。
此时的琵琶和笛箫都被一个女子扛着往里走,随后还跟着一位端着杯盘的女子。
两位女子好像还在对今晚的宴会津津乐道,更加烘托出了轻松的氛围。
红烛已经点燃,床帖拉开,被子堆叠,枕头也已放好,以便随时可以躺下休息。
这个场景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古人宴会的场景,他们遮窗夜饮,载歌载舞,累了就歇一会儿,常常忘记了昼夜的变化。”
“而这第四段则是管乐合奏。
这个场面的主人公韩熙载换下了正装并盘膝坐在椅子上,一边挥动着扇子,一边跟一个侍女吩咐着什么话。
五个奏乐人横坐一排,各有自己的动态,虽同列一排,但也没有感到整齐统一的滞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