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四年(2 / 2)

囚金笼 风间人 1615 字 2个月前

喜安生得像她多些,性子也静,却比乐安更爱笑,乐安虽也不是闹腾的性子,更多时候却是喜欢默默观察周围的一切,性子沉,生得也更像他父亲,尤其是眉眼。

天生从他父亲那儿遗传的长相脾性,姜瑜不免为此感到担忧,可一看到他无辜单纯的眼睛,她又觉得自己杞人忧天。

姜瑜目光温柔地注视着喜安闭着眼睛,惬意喝奶的小模样,心里早软成了一滩水,这是她的女儿,她的血脉,她在这世上再也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了。

*

眨眼间三年过去,来到建安十六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建安帝因常年服用所谓延年益寿的丹药,身体越来越差,甚至有时还要因为“修炼”闭关长达两三个月,闭关期间的朝事交给太子、三皇子和五皇子轮流处理,朝令夕改是常有的事,党派斗争由此更加恶劣,使得朝中形势愈发严峻。

这年六月,皇帝身体情况急转直下,不得不卧床养病,下旨让太子暂代处理朝政。

有朝臣提出质疑,太子主动拿出圣旨让几位老臣分辨字迹,还有皇上身边的刘公公亲口保证,再无人敢当众不服。

但连续两月被留在宫里诊治的太医,以及不被允许去侍疾看望的妃嫔,只有太子能够接触到皇帝的种种迹象,还是让众臣心思浮动。

八月十六日,三皇子萧成安勾结崔、韩两家,与宫里的韩贵妃里应外合,于深夜起兵逼宫,打算谋反。

但很快便在城门口被早就收到太子消息的秦大将军率兵包围,一网打尽。

宫外,裴钧煜和慕容风等人也率兵把三皇子府和几位参与谋反的重臣府邸围住,控制了他们的家眷。

宫里也已经完全被太子的人控制,他则端着药碗独自进入皇帝寝宫,并把三皇子谋反失败一事详细禀报。

皇帝欣慰之余,不知不觉喝完了太子亲手喂的药,等察觉到不对劲时已经晚了,强撑着一口气质问太子。

“父皇,当初你忌惮外祖父和舅舅们在军中的威望,伪造军报,导致他们误判军情,战死沙场,母后听到噩耗才会悲痛之下早产,一尸两命啊!这些事你当真以为没人知道吗?这么些年,你为了朝局制衡,多次打压儿臣,甚至要除掉儿臣身边信任的人,儿臣这么做,也是被你逼的!”太子站在床边,眼里充斥着恨意。

皇帝听完,不知想到了什么,眼里闪过悔恨的神色,嘴唇动了动,却再没有说出一个字,双手伸出像是想要抓住什么,终是无力垂下,气绝身亡。

太子既是储君,又有皇帝的亲笔传位圣旨和近身太监刘公公作证,虽因三皇子谋逆而来不及宣召其他重臣入宫,但在太子的实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朝上无人提出质疑。

在领头几个臣子的跪地参拜声中,大殿上瞬间便跪倒一片。

九月十三日,登基大典举行,新皇登基,改年号为永宁。

新皇登基后要做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处置谋逆乱党,韩贵妃、三皇子萧成安及其妻妾儿女全部赐死。

参与谋反的崔家、韩家嫡支及其他官员全部赐死,相关牵扯不清的官员或免官或流放。

永宁帝大赦天下的同时特开恩科,任用真正有才之士,以填补朝中空出来的职位。

朝中势力几乎被全面清洗。

由此,世家的影响力被进一步大大削弱。

裴钧煜被任命为巡察御史,离开京城去往各州县巡察各地情况报于皇帝,其实就是变相做皇帝的耳目,品级虽低,权力却大,毕竟权力迭代的时候最容易被人趁虚而入。

他在京中这么多年也厌了,便不要封赏,自请任此职位,正好借这机会亲自寻找姜瑜踪迹。

永宁帝对他自然再信任不过。

深秋的一天,裴钧煜交代完诸多事宜后,便带上云奴轻车简行离开了京城。

*

永宁二年九月三日,一年国丧结束,程木川终于把黄家姑娘秀梅娶进门,有情人终成眷属。

他和秀梅成婚后便另寻了一个住处搬了出去,夫妻俩有自己的小日子要过。

而姜瑜最近也在考虑搬出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