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来自“汴州四秀”的挑衅(2 / 2)

作为“汴州四秀”之一,青年士子的领军人物,李凡又怎能没看过那篇《侠客行赠展白》。

他看过之后,第一个感受就是千古佳作,世所罕见。

可随之而来的,就是深深的羡慕、嫉妒、恨。

羡慕嫉妒其才华,恨此人的名气又要压过他一头。

想到这里,他不觉冷笑一声。

“晚生不得不承认,这篇侠客行是一篇佳作,可其颂扬的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以武犯禁的游侠儿。”

“大宗师说其性情轻浮,简直是真知灼见,一针见血。”

在大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读书人向来自视甚高,哪个会纡尊降贵,与浪荡的游侠儿结交?

蔡举人见他拿大宗师当挡箭牌,又拿游侠儿说事,不由脸色通红,一时语塞。

正如李凡所说,看过这篇《侠客行》的读书人,无不称颂其才情。

可看过之后,都颇为遗憾写的是游侠儿。

按照他们的想法,诗词歌赋,吟的是风花雪月,诵的是家国情怀。

可那位文曲星,用惊才绝艳的才华写就的千古佳作,赞颂的却是一个游侠儿,简直是暴殄天物。

这也同样是蔡举人心中的遗憾。

可以想象,若是那小子能写出一篇称颂他的千古佳作,那么他必定随着这首诗词,青史留名,为后人赞扬。

“汴州四秀”李凡见蔡举人无言以对,脸色的笑意更浓了:“再者,科考才是正途,否则,就算偶有一篇佳作,也终会泯于众人。”

小主,

他这句话,引得在场不少人点头赞同。

江南四大才子,名气够大吧?

可以说享誉整个大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人能出其右。

结果又能如何?

科考不顺,难以踏上朝堂仕途,只能醉生梦死,逍遥于世。

四人中,才华最为横溢,名头最大,被誉为三百年一出的奇才汤尹,疯疯癫癫,至今下落不明。

书画双绝,拓印之宗师的文瑞,自十八岁成为秀才后,历经三十年科考,连乡试都未能通过。

…………

这些人名气再大,成就再高,却也难登庙堂,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江南四大才子,用他们一生再次向世人证明:唯有科考,才是正途。

可他们“汴州四秀”却不一样。

他们不但擅长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科考八股一样擅长。

他们四人都在弱冠之年,就通过了院试,成为了秀才。

“四秀”之一的王逢,更是在去年,在二十三岁的年纪,拿下乡试第六名,成为了举人。

这也是“四秀”能成为中原年轻一代读书人的领军人物之一。

他们才华横溢,又科考顺畅。

相信用不了几年,便能金榜题名,鸿胪传唱,登入庙堂。

这也是为何李凡哪怕只有秀才功名,却敢与蔡举人顶撞,没人训斥他的原因。

在士林中,一直有“欺老莫欺少”的传统。

更何况,这李凡还是潜力极大,才华横溢的“四秀”之一。